财报前瞻|墨式烧烤Q3营收料稳健增长,门店扩张效率与盈利韧性成焦点
连锁餐厅墨式烧烤将于10月29日美股盘后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根据国际APP数据来源预测,墨式烧烤第三季度营收为30.31亿美元,同比增长逾8%;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29美元,同比增长逾6%。
一、上季度业绩回顾:营收微增与同店销售承压的结构性矛盾
2025 财年第二季度,墨式烧烤呈现出 "总量增长、质量承压" 的业绩特征,核心财务指标与业务表现喜忧参半,折射出快休闲餐饮行业的普遍困境。
在财务层面,营收端实现小幅增长但增长质量不足。公司总营收达 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这一增长主要依赖门店扩张驱动 —— 本季度新增 61 家直营店,其中 47 家配备高效率的 Chipotlane 得来速车道。然而,反映存量门店运营质量的核心指标同店销售额(SSS)同比下降 4.0%,客流量更是减少 4.9%,仅靠 0.9% 的客单价微增勉强缓冲下滑压力。利润端则面临明显挤压,调整后净利润同比下降 2.9% 至 4.5 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EPS)0.33 美元,虽略超市场预期的 0.32 美元,但较去年同期的 0.34 美元仍有回落。
成本结构的优化成为本季度为数不多的亮点。得益于 2024 年菜单价格调整及供应链效率提升,食品、饮料及包装成本占营收比例从 29.4% 降至 28.9%,部分抵消了牛排、鸡肉等食材的涨价压力。同时,公司通过削减绩效奖金和股权激励开支,使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减少 1.6%,展现出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不过,劳动力成本占比从 24.1% 升至 24.7%,反映出销售额下降导致固定成本摊薄压力增大。
业务层面,数字化与国际化布局持续推进。数字渠道收入占总营收的 35.5%,通过优化线上订单专用生产线,出餐时间已缩短至 10 分钟,会员数量突破 2800 万,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国际扩张方面,与拉丁美洲餐饮巨头 Alsea 达成合作,计划 2026 年初在墨西哥城开设首家门店,为供应链本地化与拉美市场渗透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第二季度斥资 4.36 亿美元回购股票,且董事会新增 5 亿美元回购授权,使可用总额达 7.5 亿美元,彰显管理层对长期价值的信心。
二、本季度业绩看点:复苏节奏与增长动能的双重验证
第三季度作为餐饮行业传统旺季,叠加第二季度末显现的复苏迹象,其业绩表现将成为判断墨式烧烤全年走势的关键节点。市场目光主要聚焦于以下四大核心看点:
1. 同店销售能否兑现复苏承诺
这是本季度最受关注的核心指标。公司管理层曾在第二季度财报中透露,同店销售和客流量自 6 月中旬恢复正增长,并在 7 月保持这一势头,同时给出第三季度同店销售增长约 2% 的指引。但后续投行跟踪数据显示,实际复苏进度不及预期,Stifel 指出第三季度可比销售额跟踪仅为 1.9%,KeyBanc 更是将预期下调至 - 1%,远低于市场共识的 0.8%。
返校季消费、"夏季额外奖励" 等营销活动的转化效果,以及新推出的红色奇米丘里酱等限时产品的市场反响,将直接决定客流量能否持续回升。若最终同店销售能实现正增长,即便未达初始指引,也将强化市场对复苏拐点的信心;反之若陷入负增长,则可能引发对消费疲软持续时间的担忧。
2. 成本控制与利润率修复进度
在营收复苏的同时,利润率能否同步改善是衡量业绩质量的重要维度。一方面,第二季度完成全面部署的蔬果切片机等自动化设备,预计将在第三季度释放更多成本红利,公司此前目标为全年节省劳动力成本超 5000 万美元。市场将重点关注这些设备的实际降本效果,以及是否缓解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
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波动仍是不确定因素。牛油果等核心食材的采购成本受供应链与关税政策影响较大,若成本端出现超预期上涨,可能抵消营收复苏带来的盈利改善。餐厅层面利润率能否从第二季度的 27.4% 企稳回升,将成为评估公司运营效率的关键指标。
3. 门店扩张与运营效率的平衡
门店扩张仍是公司短期增长的重要支撑。2025 年计划新增 315-345 家直营店,其中超 80% 配备 Chipotlane 得来速车道,这类门店此前已展现出更优的销售额、利润率及投资回报率。第三季度的门店新增数量、新开门店的首季度营收表现,以及 Chipotlane 门店的占比提升情况,将反映扩张战略的执行效率。
同时,市场也将关注扩张与单店效益的平衡。在消费环境疲软的背景下,新门店是否会对存量门店形成分流,单店年均营收能否维持在 320 万美元以上的目标水平,直接关系到扩张战略的可持续性。
4. 长期增长引擎的落地进展
尽管短期业绩承压,市场仍高度关注公司中长期战略的推进情况。国际扩张方面,与 Alsea 合作的墨西哥市场布局是否取得新进展,首店选址与菜单本地化规划能否明确,将影响对国际业务增长潜力的判断。
数字化与技术升级同样关键。2026 年推出 "AI 增强型点餐系统" 的筹备情况,以及数字订单占比能否向 40% 的长期目标靠近,将检验公司 "技术驱动增长" 战略的落地成效。这些长期动能的进展,可能成为抵消短期业绩波动、支撑估值的重要因素。
三、投行观点:分歧中的价值判断
面对墨式烧烤短期复苏不确定性与长期增长逻辑的碰撞,投行呈现明显分歧,多数机构下调目标价但维持评级,少数机构则看好估值修复机会。
1. 谨慎派:下调目标价,担忧短期增长压力
多家头部投行基于第三季度复苏不及预期的判断,下调了目标价,反映出对短期业绩的担忧。摩根士丹利将目标价从 65 美元降至 59 美元,维持 "增持" 评级,其核心顾虑是第三季度表现疲软且退出率低于预期,建议投资者重新调整对下半年及 2026 年的预期。
KeyBanc 的调整更为激进,将目标价从 58 美元大幅下调至 52 美元,同时维持 "增持" 评级。该机构将第三季度同店销售预期从 2% 下调至 - 1%,并质疑公司是否进入更为成熟的增长阶段,为此将 2025 年和 2026 年每股收益预期分别下调至 1.18 美元和 1.33 美元。
此外,法国兴业银行、TD Cowen 等机构也纷纷下调目标价。法国兴业银行将目标价降至 60 美元,归因于宏观经济压力和劳动力市场疲软;TD Cowen 则指出 2025 年销售前景较为疲软,同样将目标价下调至 58 美元。这些机构的共同逻辑是,宏观经济波动与消费疲软将持续压制短期业绩,但公司基本面尚未出现结构性恶化。
2. 乐观派:坚守评级,看好估值修复潜力
部分机构认为当前股价已充分反映短期风险,长期价值凸显,因此维持积极评级。罗斯柴尔德 Redburn 将评级从中性上调至 "买入",维持 55 美元目标价,认为当前股价调整反映的是周期性疲软而非商业模式的结构性弱点,且公司单店经济效益仍 "同类最佳",风险回报平衡已转为积极。
BMO Capital 与 UBS 则坚守原有积极评级,均维持 65 美元目标价。BMO 承认业绩喜忧参半,但对公司潜力保持信心;UBS 则指出季度末同店销售和交易增长的改善迹象,成为支撑 "买入" 评级的关键依据。Stifel 虽将目标价从 65 美元降至 60 美元,但仍维持 "买入" 评级,看好热门限时产品回归、运营改进及 AI 工具应用带来的 2025 下半年复苏机会。
3. 共识与分歧的核心
综合来看,投行共识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公司基本面仍具韧性,40.16% 的毛利率和 43% 的股本回报率显示盈利基础扎实;二是短期增长压力主要来自宏观环境与基数效应,而非竞争优势流失;三是长期增长依赖国际扩张、自动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三大引擎。
分歧的核心则在于短期复苏节奏的判断 —— 积极派认为 6 月中旬以来的复苏势头将持续,谨慎派则担忧消费疲软超出预期;以及估值合理性的认知 —— 乐观派认为当前 37 倍市盈率已反映下行风险,悲观派则担心增长放缓可能进一步压制估值。
从目标价分布来看,目前分析师目标价范围在 46 至 65 美元之间,与当前 42 美元左右的股价相比,普遍存在上涨空间,显示机构对长期价值仍有信心。
结语
2025 财年第三季度对墨式烧烤而言,是检验复苏成色的关键窗口期。上季度营收微增与同店销售承压的矛盾,能否在本季度通过消费复苏与成本优化得到缓解,将直接影响市场情绪。投行的分歧背后,是短期业绩波动与长期增长逻辑的权衡。对于投资者而言,财报中同店销售的实际增速、利润率修复进度及长期战略落地细节,将成为破解分歧、判断价值的核心依据。
此内容基于tiger AI数据生成,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