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机器人全向3D视觉感知,环视智能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近日,深耕机器人全向3D视觉感知技术的创新企业——天津环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环视智能”)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本轮由天润嘉诚和成都高投参与投资,帕累托森林担任独家融资财务顾问。
据悉,本轮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行业配套方案开发以及市场与生产体系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环视智能”成立于2024年,作为一家深耕机器人感知、规划及控制技术的科技公司,已成功开发出全向3D立体视觉感知功能标准模组,并在无人机、无人车、足式机器人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多个前沿领域实现应用。公司创始团队由天津大学校友师生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视觉感知、机器人控制、语言大模型等前沿领域,不仅拥有连续创业经验,更具备将技术快速落地的强商业化能力。
随着机器人行业的持续发展,其对于感知能力的要求正经历着从基础层次到高级层次的转变,具体表现为从单纯的3D视觉技术迈向更为复杂的空间智能领域。这一升级过程要求机器人不仅能够构建环境模型,还需具备语义理解、情景解读以及任务规划等高级能力。
然而,在机器人感知技术不断进步的浪潮中,行业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激光雷达采集信息密度低,难以精准识别物体的材质与语义信息;深度相机视野通常局限在90度左右,且对后端算力需求极高;而纯视觉方案虽成趋势,但其高昂的算力成本——动辄数千元的投入,让家庭服务、农业、商用清洁等低成本场景望而却步。
在此背景下,环视智能给出了具有突破性的应对方案。
环视智能的核心产品是一套直径仅十厘米的标准视觉模组,搭载4颗全向摄像头,通过独特的多目融合技术实现800度超广视角覆盖——每个摄像头视角约200度,前后左右布局确保空间中任意物体至少被2个摄像头捕捉。
同时,模组内置自研的硬件3D空间计算引擎,将3D几何运算与AI推理解耦,仅需10-30TOPS算力即可在边缘端完成全局3D信息、语义理解与意图预测,延迟低于30毫秒,功耗小于5瓦。
在技术路径上,环视智能创新性地提出了“多目融合 硬件加速”的全向3D感知架构,并自研了2D-3D数据复活技术,能够零标注地将客户历史2D图像转化为3D训练集,大幅降低数据成本。同时,其开发的无监督空间学习框架,使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自我优化,形成可持续迭代的通用世界模型。
目前,这套解决方案已在多个场景中验证实用性:
无人机领域:全向避障功能替代了传统激光雷达,重量减轻60%,同时支持编队内多机位置同步,助力工业级无人机协作搬运重物;
清洁机器人领域:马路清扫车等终端产品已采用该方案进行试点,相比激光雷达成本降低60%,还能识别“行人靠近”“车辆盲区”等动态场景,提升作业安全性;
高校科研领域:多所高校在机器人竞赛中使用该模组,其开源接口和全向深度图输出,简化了“全局路径规划”“动态避障”等算法的开发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