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企业要闻

摄像头“变身”广告机?IPC行业激战下的生存悖论与破局之道

人阅读 2025-07-14 09:29:50

  在IPC行业繁荣发展的景象背后,实则藏匿着诸多不容小觑的问题。曾经以“安全守护者”形象存在的IPC(网络摄像机)改行,安全监控功能退位,广告业务上位?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这场行业变局,其背后所呈现的,是行业从蓝海到红海的剧烈震荡,还是技术普惠与商业变现的终极博弈呢?

  IPC广告泛滥:行业陷入“视觉污染”困局

  在智能家居安防监控深度融合的今天,当用户满心期待打开摄像头APP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波又一波铺天盖地的广告,这已然成为众多用户难以言说的真实困扰。

  尤其是在二、三线品牌的IPC摄像头产品上,广告乱象泛滥成灾。开机广告、弹窗推送、滚动字幕、付费去广告等操作屡见不鲜,把摄像头变成了“广告机”,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感受,也让这些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以某电商平台热销的百元级摄像头为例,其广告投放之肆意令人咋舌。每次开机,用户都要被迫忍受长达数秒的开机广告;当要回放视频时,还得强制观看5秒贴片广告,甚至云存储套餐购买页被设计成“无法跳过”的浮窗,强行霸占着用户的视线,干扰着正常的使用体验。

  相比之下,头部品牌在广告投放上则显得克制许多。用户体验的护城河,头部玩家显然守得更牢。比如小米、华为等头部品牌,它们凭借的是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盈利模式,在广告投放上较为克制。毕竟,用户选择它们的产品,是冲着产品的稳定性、可靠的功能性等优势去的,一旦广告过多,很容易引发用户反感。

  行业内卷背后:硬件红利消失,广告“上位”

  实际上,广告泛滥背后,折射出的是IPC(网络摄像机)行业卷到极致的利润困境。

  如今的IPC行业可谓是“卷”到极致,上到芯片原厂、方案商、平台商,下至工厂,遍布行业整个生态产业。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个赛道,硬件产品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以前卖一台IPC摄像头,硬件部分能有不错的利润,现在扣除原材料成本、研发成本、营销成本之后,所剩无几,有些甚至还得亏本卖。

  与此同时,硬件产品的价格也越来越透明。在互联网时代,曾经依靠信息不对称赚取的“高额利润”已荡然无存。为了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争夺市场份额,价格战成为了很多企业无奈的选择,一次次割向自己的利润命脉。硬件的“钱景”,就在这透明的战场上,被一刀刀削薄。

  当硬件本身难以赚钱,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寻找新的盈利途径,而“增值服务”便成为了救命稻草。其中,广告作为一种简单粗暴、直接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变现方式,自然而然也就被推向了前台。

  通过在摄像头的APP界面、监控画面中插入广告,企业可以获得广告商支付的费用,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入。虽然广告收入对于一些头部企业来说可能只是锦上添花,但对于那些在市场竞争中苦苦挣扎的二、三线品牌来说,却可能是维持运营的关键。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日均活跃100万的摄像头用户数,通过开机广告、信息推流等模式,年广告收入可达1000-2000万。

  除了广告泛滥这一不良现象,行业中还有那些投机取巧的赚钱模式,比如像素虚标、三无产品肆意横行、使用二手料生产、忽视安全问题等“向下卷”等方式,也在劣币驱逐良币,行业底线等行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尽管这种短视行为能在短期内为部分厂商带来一定收益,但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健康生态,让整个行业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沼。

  破局之道:洗牌加速,正道回归“产品 服务”本身

  针对广告无序扩张、泛滥成灾的乱象,监管利剑终于出鞘。此前,工信部已针对APP开屏弹窗信息“关不掉”“乱跳转”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步入2023年,工信部再度发力,明文规定不得利用高灵敏度“摇一摇”等易造成误触发的方式诱导客户操作。到了2024年,工信部持续加码,着力整治弹窗关不掉、“摇一摇”乱跳转等突出问题,全年责令整改和通报下架5200余款APP。

  不过,硬币总有两面,即便当前行业面临诸多乱象与挑战,这个基于视觉的IPC市场却远未到终局,依旧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增量蓝海。

  从市场参与者来看,新玩家热情持续高涨。家电巨头、互联网大厂、手机/通信巨头、运营商等跨界玩家,仍在源源不断地涌入IPC摄像头这一领域。驱动这股热潮的,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对视觉交互能力所承载的“广阔想象空间”与“巨大潜在价值”的押注。

  从技术层面上看,行业的技术壁垒依然坚固。无论是当下AOV,还是黑光全彩技术,目前这些核心技术都处于关键的演进期,成熟度有待提升,性能与效果仍有巨大优化潜力。而这些领域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突破,不仅是厂商硬实力的试金石,更是驱动行业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

  除此之外,基于视觉技术的差异化场景也正在迸发出惊人潜力。比如,在看护场景精细化方面,针对儿童看护从安全监控升级为行为识别预警(如离床、异常活动);针对宠物监护实现无感动态追踪与基于行为的健康初筛;针对银发关怀提供跌倒检测和紧急呼救等服务。

  与此同时,在AI赋能方面,借力大模型突破传统视觉分析的局限,实现复杂场景语义理解(如理解争吵、哭泣等情境)。此外,打破硬件边界,与教育硬件、智能家居中控等进行跨界融合创新,创造出全新的交互体验。

  由此观之,当广告沦为部分市场参与者用以谋取短期利益的“捷径”时,整个行业格局的重塑与洗牌进程已然在暗流中悄然提速。

  写在最后

  广告或许是生存的权宜之计,但绝不是赢得未来的钥匙。摄像头,终究是服务于“视觉 ”的需求工具。回归本质,在技术深水区持续投入打磨硬实力,在细分场景中深耕细作解决真实痛点,在用户体验上做到极致纯净,这才是穿越周期、赢得未来的正道。所以说,在技术爆炸的时代,唯有敬畏用户者,方能在洗牌浪潮中活成“头号玩家”。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