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企业要闻

热钱狂涌!4家企业揽千万元融资,千亿级市场潜力大爆发

人阅读 2025-07-11 09:29:58

  近来,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持续突破,推动AI迈入多模态发展新阶段。在此浪潮下,AI技术毫无争议地跃升为各行业竞相追逐的战略制高点,市场对其的关注与探讨热度不减反增,其中“AI 硬件”的深度耦合更是成为了当前最受瞩目的探索方向。

  融资烽火:资本重仓AI智能陪伴硬件新物种

  当前,在科技不断迭代更新的发展态势下,一批兼具前沿科技感与人文关怀的AI智能陪伴硬件正站上资本风口,引发投资热潮。

  贝陪科技完成Pre-A轮近千万美元融资

  北京贝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陪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由顺为资本独家投资。此前,公司已获得五源资本投资的天使轮和青山资本投资的天使 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千万美元。

  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技术升级、产品研发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AI玩具领域的领先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贝陪科技由前阿里巴巴P10高管、第四范式AIOS总经理黄缨宁创立,其是一家专注于研发融合AI大模型技术的智能玩具公司,致力于打造真正懂孩子、懂家长的智能陪伴产品。

  公司核心成员来自清华、北大、斯坦福等全球知名高校,他们在智能硬件、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及儿童心理学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兼具了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的双重经验。

  贝陪科技打造了AI玩具品牌“可豆陪陪”(KidoPally),并于今年4月推出了友爱兔与好奇熊两款AI玩具,它们以毛绒玩具为载体,创新性地配备一副“眼镜”,能够实现自然对话,并通过NFC游戏启智卡和家长小程序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

  相较于简单的对话式毛绒玩具,可豆陪陪搭载的眼镜状屏幕,使得它能呈现丰富多样的表情,还能展示英语单词等学习内容,为用户打造出更为精彩、多元的交互体验。

  在唤醒方式与续航能力方面,可豆陪陪同样表现卓越。当前市场上多数AI毛绒玩具需借助按压操作才能唤醒,而可豆陪陪实现了语音唤醒功能,使用起来更加便捷高效。不仅如此,它在低功耗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即便每天进行30分钟的对话交流,也能维持一周无需充电,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除此之外,贝陪科技还将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理论融入产品设计中,并构建了适合儿童的个性化AI模型。这款AI模型具备连续记忆、情感识别和个性化对话等能力,还可以基于儿童行为数据动态生成教育内容,寓教于乐。

  自上市以来,可豆陪陪凭借其出色的性能与独特的设计,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仅仅两周时间,它便成功跻身天猫AI玩具类目前三名,这无疑是对其市场接受度的有力证明。

  珞博智能完成数千万人民币融资

  AI情感陪伴硬件公司Robopoet珞博智能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由上影新视野基金、金沙江创投联合领投,零一创投跟投。

  资料显示,珞博智能成立于2024年,其核心产品方向聚焦于AI养成系潮玩。珞博智能创始人孙兆治为原小鹏机器⼈(鹏行智能)产品设计负责⼈,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字节跳动、阿里、华为、大疆、商汤、泡泡玛特等科技及潮玩公司。

  在技术层面,珞博智能秉持着“AI情感陪伴产品的核心能力在于‘养成’”的理念,投入大量产品设计与研发资源,着力打造了“养成系”AI潮玩最为核心的两大能力——“性格演化”和“长期记忆”。

  珞博智能自主研发的多模态情感模型“MEM”(Multi-Emotion Model),通过每日的互动陪伴,培养用户与芙崽的亲密度,进而养成芙崽的多样化性格,让每一只芙崽都与用户形成独一无二的专属羁绊。

  而珞博智能的另一项核心技术“EchoChain仿生记忆系统”,则赋予芙崽长期记忆与学习的能力,可以精准记住用户的身份、特征、喜好、事件等,并通过自学习能力对记忆进行反思与总结,逐步成长为更懂用户的同频伙伴。

  今年3月份,珞博智能首款产品“芙崽Fuzozo”在巴塞罗那电子消费展上正式发布,并于6月份正式投入市场销售。据了解,“芙崽Fuzozo”是一款以AI大模型技术为核心,专注于为Z世代人群提供情感陪伴的AI养成系潮玩。它以毛绒包挂的形态呈现,小巧精致,便于用户随身携带。

  在功能设计上,“芙崽Fuzozo”通过多模态交互与类宠物养成玩法,与用户建立长期情感羁绊,有效舒缓用户的孤独感与焦虑感。同时,“芙崽Fuzozo”还创新型地引入社交玩法,用户可以通过“碰一碰”交友,方便年轻人在朋友圈迅速社交裂变。

  手滑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AI 机器人综合服务商“手滑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杭州文广集团旗下基金领投,老股东跟投。本轮资金将用于AI大模型研发、硬件产线升级及全球化市场布局。

  资料显示,手滑科技成立于2017年,早期以“IP 智能硬件”模式切入儿童陪伴机器人赛道,现拓展至成人情感陪伴及AI可穿戴设备领域。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曾与迪士尼皮克斯、汤姆猫等IP方合作(to B),以及自主开发C端情感交互硬件。

  在技术层面,手滑科技通过自研微电子传感器与AI算法,以此来提升交互体验。其儿童机器人搭载动态微动作感应技术,结合大模型对话系统,测试显示用户日均互动频次提升40%;成人向可穿戴设备聚焦焦虑缓解场景,通过实时情绪监测触发反馈动作。自研体感芯片仅重4.9克,支持无外接设备动作识别,为多家头部IP及上市公司提供合作和服务。

  在市场布局上,手滑科技计划加速海外市场落地,其新推出的首款成人向产品拟于2025年进入欧美市场;同时,公司将推进超低功耗芯片及无屏交互研发,进一步压缩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英格玛机器人完成天使轮数千万融资

  日前,英格玛机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格玛机器人”)宣布完成天使轮数千万融资。天使轮由新东方行知资本联合领投,所筹资金将用于英格玛机器人及多模态综合模型的相关研发。

  资料显示,英格玛机器人是一家2023年成立于北京的初创企业,汇集了来自海内外的机器人、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方面人才。公司致力于研发与推广智能陪伴型机器人、多模态综合模型及其应用,以算法及软件为核心,紧密结合硬件产品作为生态闭环。

  旗下的MokoMoko是一款专注于心理方面的智能机器人,集成有硬件拟态、视觉语言算法、情感监控等多方面于一体的生态型机器人。除此之外,该机器人还搭载了前沿情感计算技术与心理大模型,致力于成为全天候家庭的在线情绪守护者。

  英格玛机器人凭借所掌握的前沿情感计算技术以及自在心理大模型收获了人民网的肯定。依托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发的“自在”大模型,由英格玛机器人提供技术支持。以“测评 咨询”为核心功能,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心理学专业知识相结合,致力于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疏导、情绪管理、亲子交流、家校共育等服务。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智能版正式发布,教育部首批筛选的10款AI应用上线平台,供用户体验使用。其中一款是人民网研发的“自在”心理疏导大模型(测试版)。

  热钱背后:技术拐点与场景需求的双重推力

  实际上,透过资本热捧的表象,可以发现AI智能陪伴硬件爆发的核心,在于其产业底层逻辑已趋于成熟。当下,技术奇点降临,催生出诸多创新性突破;与此同时,各类应用场景刚需持续涌现。两者的的碰撞交融,共同掀起了AI智能陪伴硬件的崛起浪潮。

  一方面,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的相继涌现,AI技术的技术门槛显著下探,开发与应用成本大幅削减。基于此,AI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转化效率大幅提升,落地进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态势。

  依托大模型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等,使得AI智能陪伴产品能够理解人类语言中的情感和语义,实现更加自然、流畅的对话交互。并且通过对大量文本数据的学习,AI智能陪伴产品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和用户需求,给出个性化的回应,让用户感受到真正的理解与关怀。此外,伴随着多模态交互技术的突破,AI智能陪伴产品也取得显著进展,它们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手势识别等多种方式与用户进行互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的丰富性和便捷性。

  另一方面,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速推进,社会生活的节奏显著加快,人们的生活状态愈发紧凑,独居青年的数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其规模日益庞大。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老龄化趋势愈发严峻,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攀升。受此影响,“孤独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现象,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兴起并发展。

  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情感陪伴的需求愈发迫切,情感缺口不断扩大。而AI智能陪伴产品的应运而生,凭借其智能化、个性化的陪伴功能,精准契合了这一市场需求,有效地填补了人们在情感层面的空缺,成为助力人们缓解孤独感、提升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工具。根据健业家研究院调查发现,全球孤独经济与老龄化趋势推动情感陪伴需求激增。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1.1%,独居青年超2.4亿,催生对AI陪伴的刚需。

  当前,AI智能陪伴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与结构性机会。有关数据显示,预计2025-2028年,我国AI情感陪伴行业市场规模由38.66亿元增长至595.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8.74%。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陪伴市场规模已达281.9亿美元,预计2025至2030年将以30.8%的复合年增长率迅猛扩张。

  写在最后

  AI智能陪伴的崛起,是社会需求与技术进步碰撞出的火花,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全新的陪伴体验。从市场的热烈反响到资本的积极涌入,都彰显出这一领域的无限潜力。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革新与市场的逐步成熟,AI智能陪伴有望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