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国产芯企冲刺科创板,蓝牙业务均为看点!
根据蓝牙技术联盟2025年5月发布数据,全球每年约50%的蓝牙芯片产自中国。
正如近年来,在低功耗蓝牙SoC芯片领域,“国产”一词常被强调。
2025年3月,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获上交所受理。根据蓝牙技术联盟披露的2024年全球低功耗蓝牙设备(BLE单模)出货量约为18亿台,按照单台蓝牙设备搭载单颗蓝牙芯片计算,昂瑞微2024年低功耗蓝牙SoC芯片9800万颗销量代表着全球市场份额为5.4%。
6月底,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同样按照BLE单模市场18亿颗销量计算,沁恒微低功耗蓝牙芯片2024年3600万颗销量代表着全球市场份额为2%。
显然,上述两家国产低功耗蓝牙芯片企业的市场份额尚不算大,且蓝牙业务在两家公司的收入构成中均非主力,而是作为新兴产品线存在。
不过,基于全球蓝牙设备出货量将从2025年的53亿台增长到2029年77亿台的预期,以上企业均计划对蓝牙业务投入持续资源,这也为其未来发展预留了值得期待的想象空间。
沁恒微:蓝牙业务收入占比16%,芯片销量3600万颗
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要产品为接口芯片和MCU芯片,其中接口芯片分为USB、蓝牙、以太网三大接口类型,且以USB接口芯片为公司成立以来最具优势的业务——2024年USB接口芯片贡献营收比例达到50%以上。
蓝牙芯片业务为沁恒微在2022-2024年重要增长点之一,增长原因主要系公司主动给予价格优惠(以价换量)、新品逐步打开市场并以此带动了销量增长。2024年时,蓝牙芯片贡献收入占比为15.6%。
沁恒微营业收入构成
但沁恒微蓝牙业务起步较晚,整体销售收入尚小。2024年蓝牙芯片销量约3600万颗,平均单价为1.72元/颗,收入规模约6200万人民币。
沁恒微蓝牙接口芯片收入、销量变动情况
尽管产品平均单价逐年降低,2022-2024期间,沁恒微蓝牙接口芯片的毛利率分别为35.46%、33.62%、36.53%,受市场、销售单价影响存在小幅波动,平均水平为35%左右。此时的产品以境内销售为主。
沁恒微蓝牙芯片毛利率变动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沁恒微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0.28%、15.05%及14.15%,代表着目前主要客户的合作规模偏小,销售较为分散。
包括芯片产品落地的终端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长尾”市场特征,典型下游场景包括工业主机、工业仪器、机器人、3D打印机、无人机、智能三表、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健康、新能源汽车、拓展坞、游戏外设等。基于这些长尾市场的组合,形成了沁恒微逐步增长的业务规模。
此外,沁恒微的业务特点还在于公司收入占比70% 以上的芯片,使用了自主研发的内核。其第五代精简指令集“青稞”内核的芯片累计出货超亿颗,可对标市面主流的Arm Cortex-M系列内核。
截至2024年底,沁恒微员工人数为276人,研发人员占比58%。2022-2024年间研发投入分别为6085.53万元、6,770.97万元和7,617.13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54%、22.01%、19.20%。
昂瑞微:蓝牙业务收入占比6%,销量9800万颗
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公司成员约450人,拥有射频前端芯片、无线连接SoC芯片、模拟信号链&电源管理芯片三大产品线,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
从营收贡献看,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占昂瑞微营收比重约85%,射频SoC芯片占营收比重约15%(其中2.4G私有协议类芯片2024年营收占比达到8%,低功耗蓝牙类芯片营收占比约6%)。
昂瑞微营业收入构成
昂瑞微目前在射频前端芯片领域有产品处于领先水平,应用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的无线连接SoC芯片业务主要依托于低功耗蓝牙及2.4G私有协议技术,目前出货量靠前的应用类型有键盘鼠标HID设备、智能手环/手表/戒指、蓝牙语音遥控器、健康医疗设备、智能门锁等,其中射频SoC芯片产品已经导入阿里、小米、惠普、凯迪仕、华立科技、三诺医疗等客户。
根据招股书披露,昂瑞微2024年低功耗蓝牙SoC芯片出货量为9800万颗。报告期内蓝牙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0.86%、18.42%、25.95%,毛利率在朝着行业正常水平逐步接近。
结语
在具有显著性价比优势的情况下,国产替代是具有确定性的长期趋势。
目前,国产低功耗蓝牙芯片单价基本都落在1-3元人民币/颗区间,在这个范围内区分低端和中高端定位。
不过,国产替代也非“想当然”且一蹴而就。
目前,涉及到具有更高要求的消费级、工商业级、医疗级或车规级应用场景,仍有一大部分客户愿意采用Nordic、Silicon Labs或TI的芯片方案以确保稳定性和可靠性,尽管对比国产芯片方案它们价格更高。
未来,我们乐于看到更多国产蓝牙芯片品牌在巩固现有性价比优势的基础上,深耕技术研发,与国际企业形成更健康的差异化竞争,促成蓝牙产业的持续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