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社会

中国首次实验证实量子摩擦

人阅读 2025-07-24 08:46:50业界资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纳米润滑课题组近期在固-固界面摩擦行为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首次通过实验观测到量子摩擦现象,突破了传统摩擦理论的框架,为理解微观尺度下的摩擦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

该团队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针尖操控技术,构建出具有可控曲率和层数的折叠石墨烯边缘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展了纳米尺度下的摩擦力测量。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石墨烯层数的变化,边缘摩擦力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响应,显著偏离经典摩擦定律在固—固接触界面的预测行为,表明在原子尺度下,传统摩擦模型已不再适用。

为进一步揭示这一现象的物理机制,研究人员结合扫描隧道显微镜与超快光谱技术,对折叠结构中的电子行为进行了深入观测与理论模拟。研究发现,石墨烯内部存在的非均匀应变能够调制电子跃迁参数,诱导产生等效规范场,从而形成强度高达数十特斯拉的赝磁场。这一效应引发电子结构的重构,显著抑制了电子与晶格振动(声子)之间的能量交换。

在这种量子调控下,原本连续的能量耗散通道被打破,电子跃迁转变为在赝朗道能级之间的量子化过程。实验数据显示,热电子的冷却时间从普通暴露边缘的0.32皮秒延长至折叠边缘的0.49皮秒,表明能量耗散过程被有效减缓,从而导致界面摩擦力显著下降。

此外,研究还发现摩擦力与势垒高度之间并不存在传统认为的正比关系。通过精确调控材料的微观几何结构,特别是折叠层数与应变分布,能够实现对量子摩擦行为的主动调控,展现出结构设计在降低纳米尺度摩擦中的巨大潜力。

该项工作不仅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固-固界面中量子摩擦的存在,也为未来低能耗纳米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路径。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