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领域多项突破助推绿色发展
7月6日,我国能源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多个项目取得关键突破,为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以下是具体内容:
当天,位于浙江的北仑电厂8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作为目前我国在建规模最大的火电厂,随着新机组陆续投运,北仑电厂火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734万千瓦,成为国内装机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之一,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60亿度。
此前一天,全国首艘采用甲醇双燃料动力的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完成首次航行,并顺利停靠海南省洋浦港,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该船实现了三项国内首次突破:国内船东首单、国内船厂首制、国产甲醇主机首次实船应用,标志着我国在绿色船舶制造领域迈出坚实一步。
同日,全球首台单机容量达500兆瓦、转轮尺寸达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转轮成功研制并完成发运。该转轮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其在水力性能、运行效率及承压能力方面均实现重大突破,被誉为水电机组的“大心脏”。
7月3日,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深冷处理厂在四川全面投入运行。该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超低温深冷处理技术,通过对天然气进行分离、提纯和液化等多环节处理,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盐亭处理厂每年可处理20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时产出包括商品天然气、液态乙烷和液化石油气在内的七种产品。
此外,7月2日,我国首个可在全海水环境下稳定运行的漂浮式光伏项目在山东青岛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占地约6万平方米,装机容量为7.5兆瓦,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670万千瓦时。项目采用创新漂浮结构,利用海水散热提升发电效率5%至8%,对推动海上光伏发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