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前瞻 | 礼来Q3 GLP-1延续高景气,阿尔茨海默新品拉升投入,关注产能与价格政策变动
全球最大生物制药公司 礼来 将于10月30日美股盘前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市场预测
根据Tiger Trade APP数据来源预测,公司第三季度的营收预计为160.2亿美元,同比增长40.02%;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为5.9美元,同比增长400%。
主营业务亮点在于美国肥胖治疗处方占比提升,报道显示Zepbound在美国新处方份额已超越对手且维持在过半水平,同时Mounjaro在糖尿病场景保持增长。发展前景最大的现有业务仍为GLP-1组合,媒体与研究报告提到全年Zepbound销售潜力超110亿美元,三季度关注美国份额巩固与国际放量带来的同比高增。
上季度回顾
礼来2025年Q2营收155.6亿美元,同比增长38%;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上调至600亿至620亿美元;每股收益指引上调至20.85至22.10美元。礼来二季度Zepbound减肥药营收33.8亿美元,同比增长172%,预期为30.7亿美元;Mounjaro糖尿病药物营收52亿美元,同比增长68%。
业务层面,GLP-1占比继续提升,美国市场处方份额扩大,国际市场推进加速。主营业务亮点集中在肥胖与糖尿病双通道放量,卖方研究对二季度的同比增幅给出积极评价并将其延续至三季度的模型假设之中。
本季度展望
产能释放与库存节奏:保供是放量的核心
三季度的关键变量是北卡与印第安纳新产线的投产爬坡与库存正常化节奏。2月公司更新明确提出上半年至年中将有多条产线上线、并与批量患者供应能力匹配,分析师预览多次强调三季度将观察保供与经销端补库是否按节奏推进。库存波动历史上两度影响季度表现(媒体提及批发商补库不及预期),这意味着三季度的处方趋势与出货节奏需要看产能兑现度与渠道行为是否趋于稳定。若库存恢复至公司规划区间,销量与收入节奏将更贴合真实处方需求;若补库仍偏谨慎,则需关注直销渠道与处方深度开拓对冲力度。保供侧,管理层已在上半年投入大量资本开支扩充GLP-1产能,卖方模型因此将三季度出货的可见度上调,同时提示爬坡期的良率与切换损耗会对毛利率形成结构性扰动。
处方份额与商业推广:美国巩固,国际推进
报道显示,Zepbound在美国新处方份额已超过对手并维持在过半水平,且公司在去年11月启动广告投放后,份额获得持续支撑。三季度策略观察点包括如何将临床数据优势(媒体曾报道Zepbound减重效果相对Wegovy更优的研究)转化为更广的基层医师处方与家庭医生采纳;这类推广从经验看能够提升处方渗透深度,带动单季度处方增量。国际市场方面,研究报告普遍将国际放量纳入25年下半年模型,三季度将看到部分市场加速开放后的放量初期曲线,但也需跟踪各国支付与准入差异对价格与处方节奏的影响。商业推广节奏与供给平衡需要动态调整,公司财务负责人在早前采访中也提到在“需求生成”和“供给能力”之间保持平衡,这将直接影响三季度的费用率与边际利润表现。
医保覆盖与适应症扩展:支付路径决定增量
医保覆盖的进展是三季度的另一重要观察点。媒体与研究预览均提到,随着睡眠呼吸暂停等共病场景的覆盖扩大,老年患者群体的支付路径将打开,后续心衰等适应症的批准有望进一步拓宽覆盖范围。三季度需要关注美国医保与商保在肥胖与相关共病领域的报销细则是否落地,以及医院端、专科端的处方合规性与诊疗流程优化是否加速。支付改善将提升患者持续用药比例,抬升季度收入的“质量”,同时有利于降低促销费用强度。与此同时,政策风险也在上升,5月以来的价格政策信号与政府对GLP-1价格的关注度提升,可能推动商业谈判更快落地;三季度策略需要考虑价格与可及性的平衡,以保住份额与增长曲线的可持续性。
新品上市与费用结构:Kisunla投入与利润权衡
阿尔茨海默药物Kisunla的上市推进是三季度费用结构的核心影响项。卖方与媒体预览一致提示,三季度费用端将因新品上市带来营销、准入与临床随访等投入增长,从而对毛利率与净利率形成阶段性压力。管理层此前也明确该新品在近端会压制利润率,但从生命周期看将形成中长期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投资意义上,三季度应关注Kisunla的处方起量、医保谈判节点与患者依从性的早期指标;若处方启动优于模型假设,费用的边际效应有望在后续季度递减,利润率将重回由GLP-1规模效应主导的改善轨道。
管线与口服赛道:orforglipron的时间窗
研究预览提到,口服肥胖药物orforglipron的后续读出将是未来管线的竞争焦点。口服剂型在制造扩展与全球分发上更具灵活性,三季度市场讨论的重点是制造可扩展性、国际上市路径与与注射剂的组合策略。若公司在口服赛道抢占“先发”优势,GLP-1版图将继续外延,带来更高的可及性与更低的单位获客成本。三季度投资者将寻求管理层对口服药的制造、注册节奏与商业化成本轮廓的沟通,以便在模型中预置2026年前后的放量假设。
政策与价格环境:风险与机会并存
自5月以来,政策层面对GLP-1价格的关注提升,媒体报道显示政府推动药价更接近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且直销价格已出现企业层面的下调举措。对三季度而言,价格谈判的不确定性与预期差将加大股价波动,但从基本面出发,价格优化叠加更广泛的覆盖有望提升用药普及度与处方持久性,形成量价权衡下的收入稳定器。公司与监管方的沟通策略是此期间的关键执行点,若能以更合理的商业条款换取更快的准入与覆盖范围扩大,三季度后的季度路径将更可控。
分析师观点
多家媒体与研究机构在10月上旬的预览中,对礼来三季度延续GLP-1强势持积极态度,指出Zepbound处方份额在美国已超过对手且维持在过半水平,Mounjaro在糖尿病领域保持增长,容量释放与医保覆盖是推动收入和EPS继续改善的两大抓手。
多家卖方机构在二季度后维持或上调目标价,给出“买入/增持”与“中性”并存的观点结构,分歧集中于估值与短期利润率的权衡;部分机构强调新品上市投入将短期压制毛利率,但不改全年双位数增长的主线。
研究报告普遍将三季度的风险点归纳为:产能爬坡的良率与库存节奏、价格谈判的不确定性、新品上市对费用率的阶段性抬升;对应的正面因素包括处方份额提升、国际市场推进、以及更优化的产品结构对毛利率的中期支撑。
针对管线,研究报告将orforglipron的后续读出视作未来两年的关键催化;若口服赛道形成先发优势,国际商业化的速度与成本结构将有望优于注射剂路径。
总结
礼来三季度的基本面主线清晰:GLP-1组合继续成为量与利的核心引擎,处方份额与国际推进夯实收入质量;Kisunla的上市推进在短期拉升费用并压制利润率,但从生命周期看有望带来更稳健的多元结构。产能与库存的节奏将决定三季度数字的“节拍”,政策与价格环境的不确定性需要以更优的准入与覆盖换取更广的患者普及度。在分析师的主流框架中,三季度的观察点集中在保供兑现、医保覆盖进展与新品投入的边际变化,若上述变量向好,全年指引上调所蕴含的双位数增长路径将更具实现度。我的判断是,三季度将更多呈现“结构性优化叠加规模扩张”的特征,利润率的短期波动属于可控范围,市场将对四季度的供给确定性与口服管线的阶段性里程碑给予更高的权重。
此内容基于tiger AI数据生成,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