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大佬齐聚!一文看尽Wi-Fi行业4大风向
2025年8月27日至28日,“Wi-Fi Alliance序列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10号馆成功举办并圆满落幕。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行业领袖、技术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四大核心议题——各国与地区法规与产品认证、Matter over Wi-Fi、Wi-Fi与IoT、Wi-Fi HaLow的现状发展及展望——深入探讨了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生态建设与商业化路径。通过多场深度分享与高效交流,与会嘉宾共同体验了一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思想盛宴,见证了Wi-Fi新机遇的涌现与未来蓝图的逐步展开。
Wi-Fi Alliance序列论坛
各国与地区法规与产品认证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国际认证事业部主管常天宇系统解读全球认证新动态。他首先强调SRTC已构建覆盖射频、电磁兼容、网络安全等30余领域的国际认证体系,其检测报告获180余国认可,实验室配备48间射频屏蔽室及自研5G/Wi-Fi测试系统等先进平台。
针对欧盟市场,常天宇详细剖析了RED指令强制实施的网络安全新规,还对比了即将实施的网络弹性法案(CRA)与人工智能法案的关联影响,指出这些法规将对无线设备的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此外,常天宇聚焦Wi-Fi IoT设备面临的CE/FCC双重要求,特别提到Wi-Fi 7技术带来的320MHz带宽和信道穿刺等技术挑战,并简要说明了无人机CE认证的模块化合规路径。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国际认证事业部生态发展经理刘振宇系统阐述了全球短距离无线联盟的发展趋势。他指出,Wi-Fi、蓝牙、Matter等联盟认证已成为物联网产品全球落地的“通行证”,不仅保障跨品牌互通,也实现国际互认。当前,联盟间既深化合作又存在技术竞争:WFA与CSA正推动Matter over Wi-Fi融合,FiRa与CCC共建数字钥匙标准;同时,Wi-Fi 7与5G RedCap在工业物联网、UWB与蓝牙在精准定位领域形成差异化布局。
刘振宇分析,Wi-Fi HaLow凭借超1公里覆盖和低功耗,正填补蓝牙与LoRa之间的技术空白,广泛应用于智能门锁、农业监测等场景;而5G RedCap、Wi-Fi 8等高速低延迟技术则驱动AR/VR、车联网等创新应用。他强调,3GPP、IEEE等标准组织正加速打破生态壁垒,欧盟CRA等法规推动全球合规统一,CSA Matter、蓝牙SIG、FiRa等联盟已在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三大场景实现生态落地,标志着“标准互认、场景共融”的物联网新格局初步形成。
SGS电子电气全球准入项目经理黎旦兰详细介绍了物联网产品在全球市场准入方面的关键要求和最新动态。她首先概述了SGS提供的国际认证服务,强调一站式服务如何帮助企业应对复杂的国际市场准入挑战,深入分析了亚洲、拉丁美洲、中东及非洲等主流市场的无线产品认证要求,特别提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越南的具体规定。
黎旦兰还介绍了各国的管控机构及其具体要求,如新加坡IMDA和韩国KC的认证流程,并详细说明了证书有效期和申请步骤。此外,她分享了最新的国际无线认证新闻,特别是网络安全法规对物联网设备的影响。
SGS资深网络安全拓展经理袁亚琦聚焦物联网设备全球网络安全合规要求,重点解读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RED)中自2025年8月1日生效的网络安全条款,涵盖设备安全、隐私保护与金融欺诈防范,并详解EN 18031系列协调标准的测试要求与认证流程。
他同时介绍了即将于2027年实施的《网络弹性法案》(CRA),强调其对数字产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深远影响,包括漏洞上报义务与分类监管机制。袁亚琦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企业如何应对不同法规下的合规挑战,并分享了SGS在标准应用与测试认证方面的实践经验,为物联网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安全合规准入提供了清晰路径与专业支持。
Wi-Fi Alliance序列论坛
Matter over Wi-Fi
连接标准联盟(CSA)中国成员组主席宿为民博士在演讲中透露,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正以60%的年增速迈向1.6万亿美元规模,但用户普遍面临安装复杂、设备不互通、故障频发及隐私安全等挑战。Matter标准应运而生,通过统一技术规范,有效降低开发成本、打破平台壁垒、实现跨生态设备联动,显著提升产品易用性与互操作性。
宿博士回顾了Matter标准从支持照明、门锁等基础设备到扩展至家庭路由器、热泵系统等复杂场景的演进历程,并介绍其在全球及中国市场的快速落地,包括主流平台接入和大批认证产品上市。她特别强调Matter over Wi-Fi在带宽、覆盖和兼容性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加速普及。展望未来,Matter将持续优化配置流程、增强安全机制、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支持,通过技术创新与跨品牌协作,推动构建更智能、便捷、安全的全屋智能生态体系。
Nordic Semiconductor中国区标准与生态总监艾敏华详细介绍了 Nordic Matter over Wi-Fi技术如何通过超低功耗特性重塑智能家居的未来。他指出,尽管Wi-Fi具备高带宽和广覆盖优势,但传统方案功耗高,难以满足电池设备需求。Nordic推出的nRF71系列SoC结合专有低功耗技术,如Target Wake Time(TWT)和优化的电源管理模式,显著降低睡眠与接收电流,使Wi-Fi设备电池寿命大幅提升。
艾敏华强调,Nordic的解决方案支持多频段Wi-Fi和多协议共存,具备出色的连接稳定性和安全性,并通过nRF Connect SDK提供完整的开发支持,助力开发者快速落地Matter产品。他还分享了智能门锁、恒温器等应用案例,展示Matter标准在简化配网、实现跨平台互联方面的优势。Nordic正以技术创新打破Wi-Fi物联网的功耗瓶颈,加速构建低功耗、高兼容、易用的智能家居生态。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亚太区生态高级经理刘俊在演讲中深入阐述了Matter over Wi-Fi如何为智能家居带来更高效、更可靠的连接体验。他指出,随着Wi-Fi技术从Wi-Fi 4演进至Wi-Fi 7,其高带宽、广覆盖和成熟的网络基础设施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了理想的连接基础。而Matter标准的引入,则有效解决了智能家居生态碎片化问题,实现跨平台、跨品牌的无缝互操作。
他重点介绍了芯科科技推出的SiWx917系列Wi-Fi/BLE组合芯片,该产品具备超低功耗设计,支持本地AI/ML推理和传感器数据预处理,显著降低功耗并提升响应速度。同时还展示了基于Wi-Fi和Thread双协议的物联网网关架构,助力构建更稳定、高容量的家庭网络。他表示,芯科科技正通过软硬件一体化方案,推动Matter over Wi-Fi在照明、传感器、智能家电等场景的广泛应用,加速实现真正互联互通的智慧生活愿景。
恩智浦(NXP)大中华区资深应用经理邢国锋介绍了业界首款三频无线SoC——IW612及与三频无线微控制器RW612。这两款产品集成Wi-Fi 6、蓝牙5.2 /BLE 5.3及802.15.4(Thread)三大射频技术,专为智能家居边界路由器、网关及Matter协议设备设计,通过专利的多无线电共存(MRC)仲裁技术,有效解决2.4GHz频段内Wi-Fi、蓝牙与Thread同步运行的干扰问题。
其创新性体现于内部三无线电实时协调与外部UWB/LTE的扩展支持,结合WCI-2/PTA/UART GPIO接口实现毫秒级动态仲裁,实测显示在智能显示枢纽场景中可保障25Mbps Wi-Fi吞吐量、零音频卡顿及零Thread丢包率。此外,产品搭载EdgeLock™安全子系统,提供硬件级信任根与端到端加密,显著降低设备部署后的安全风险。恩智浦凭借处理器与三无线电的深度整合,为智能插座、温控器及Matter控制器等应用提供高性价比方案,助力构建无缝联通的智能家居生态。
连接标准联盟(CSA)日本成员组理事代表、Allion Japan总经理中山英明发表题为《Matter与Wi-Fi的日本市场现状与未来》的演讲,指出日本智能家居普及率仍落后于欧美和中国,相关厂商在CSA中的参与度不足,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认知和使用也有待提升。随着Matter标准的推进,设备间的兼容性将显著改善,用户不再受限于厂商和生态壁垒,可以根据喜好自由选择产品,这将极大促进智能家居在日本的普及。
据IDC预测,到2026年日本IoT市场规模将达9.1万亿日元,年均增长率约9.1%,其中智能家居消费将成为重要驱动力。作为第三方认证与质量验证机构,Allion也将继续通过一站式服务为产业链提供高效支持,加速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生态的落地与繁荣。
Wi-Fi Alliance序列论坛
Wi-Fi 与 IoT
Wi-Fi联盟亚太区商务事务总经理黄家瑞系统阐释了Wi-Fi技术的演进与生态布局。他指出,Wi-Fi 7凭借320MHz信道及多链路操作(MLO)技术正加速普及,2025年全球设备出货量预计突破52亿台,其中35%将支持Wi-Fi 7标准。美国6GHz频谱开放五周年成为关键推动力,新增1200MHz频段使可用频谱翻倍,预计2027年将形成超过1.2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技术融合层面,他同步揭示未来三大创新方向:Wi-Fi感知实现精准定位、AI优化网络管理、环境取电突破能源限制。演讲特别指出,Wi-Fi HaLow凭借低功耗与广覆盖特性,已在智慧农业、工业监测等场景加速替代传统方案,Wi-Fi联盟通过900余家成员构建的认证体系,持续推动跨协议互操作与智能生态升级。
联发科产品总监赵兴博详细介绍了MediaTek Filogic系列Wi-Fi 7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前景,实现三大核心技术突破:单MAC多链路架构消除芯片间延迟,实测UDP速率14.5Gbps(领先竞品20%),TCP时延骤降70%;数字预失真(DPD)技术攻克6GHz高频失真,覆盖半径提升2-3dB;4T5R天线穿墙性能增强20%,根治智能家居死角。
生态落地方面,联发科已构建完整时间轴:智能手机与OTT设备2023年率先商用,2024年扩展至笔电、服务商网关及工业场景,其中三频4x4网关方案赋能千兆家庭中枢。赵兴博表示,CES 2023创新奖印证技术前瞻性,联发科未来将深化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应用,以开放生态推动连接范式升级。
涂鸦智能TuyaOpen开发者建设负责人赖宣翰分享了AIoT技术的最新发展。他指出,尽管全球AIoT设备预计今年将超75亿台,但连接稳定性与兼容性仍是普遍挑战。为此,涂鸦智能推出涵盖开放平台、自研Wi-Fi芯片及模组的全链路解决方案。赖宣翰重点介绍了新发布的T3和T5系列模组,T3主打超低功耗,显著延长设备续航,T5则强化音视频处理能力,支持更丰富的智能交互。
通过TuyaOpen平台,开发者可快速实现设备联网,并集成语音、视觉等多模态AI功能,无缝对接大模型。赖宣翰强调,涂鸦已在全球部署7大数据中心与600 CDN节点,提供全球化云服务与安全合规支持,助力产品高效出海。
华信傲天产品与解决方案拓展总监范小伟分享了公司在Wi-Fi AP赋能IoT数据回传方面的创新实践。他指出,面对蓝牙、Zigbee、LoRa等多种IoT接入技术,Wi-Fi AP凭借免授权频段、广泛部署和用户接受度高等优势,成为最理想的本地数据回传方案。而企业级Wi-Fi AP具备强大的可扩展性与融合能力,不仅支持千兆光网、RS485等有线接口,还可集成BLE、Zigbee、UWB等无线技术,满足工业、安防等多场景需求。
华信傲天通过系列化工业设计、全球品质认证和高可靠性制造,确保产品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公司还推出支持PSE供电、多模芯片融合及量子加密的硬件方案,并基于云原生架构升级软件系统,实现对MQTT协议和Matter over Wi-Fi的支持,提升IoT设备管理效率与安全性。
Wi-Fi Alliance序列论坛
Wi-Fi HaLow 现况,发展及展望
IEEE 802第一副主席、Wi-Fi HaLow副主席及Morse Micro标准副总裁Dave Halasz系统介绍了Wi-Fi HaLow(802.11ah)技术及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优势。他指出,Wi-Fi HaLow基于900MHz sub-GHz频段,具备远距离覆盖、低功耗和强穿透能力,单AP即可覆盖数平方公里,适用于智能农业、工业传感和智慧城市等大规模部署场景。相比传统2.4GHz Wi-Fi和LoRa等技术,Wi-Fi HaLow在保持低功耗的同时提供更高数据速率,支持数百台设备稳定连接。
Halasz指出,该技术原生支持WPA3安全加密、Wi-Fi Easy Connect快速配网和OTA固件升级,确保设备安全与易用性。他分享了与无线宽带联盟(WBA)在美国和日本开展的实地测试成果,验证了Wi-Fi HaLow在家庭、仓库和城市环境中的可靠表现。目前,Morse Micro已携手全球模块商、ODM及运营商推动生态落地,覆盖安防、农业、能源等多个行业。
商米公司产品研发中心副总裁周天外分享了Wi-Fi HaLow(802.11ah)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进展。他认为,Wi-Fi HaLow凭借sub-1GHz频段,具备远距离、强穿透、低功耗和高密度连接优势,特别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物联网部署。商米推出的Hyper Wi-Fi系列产品,包括内置HaLow模组的终端与MINI AP,已在多个超大面积和高屏蔽封闭空间场景中实现落地。
周天外提出,Wi-Fi HaLow原生支持TCP/IP协议,无需网关即可接入8000 设备,已在畜牧养殖等工业场景实现规模化管理。凭借成熟的商用验证和开放生态,正加速替代约50%的LoRa市场和40%的NB-IoT市场,推动全球超10亿设备的连接升级,重塑商业物联网新格局。
802.11ah推进委员会主席小林忠男在演讲中带来Wi-Fi HaLow(802.11ah)在全球物联网领域的落地进展。他介绍,日本和中国已在农业监测、物流管理及智能终端等领域成功应用Wi-Fi HaLow,有效解决传统Wi-Fi在高屏蔽环境和广域覆盖中的连接难题。该技术凭借sub-1GHz频段,实现远距离、强穿透、低功耗通信,支持大规模设备稳定接入,广泛适用于智慧农业、工业自动化等场景。
小林忠男表示,日本已将HaLow频段扩展至850MHz,提升传输功率与频宽,显著增强性能,推动其在铁路、隧道和公共基础设施中的应用。他进一步展望,未来智能手机集成HaLow芯片将引发“二次革命”,用户可在无网络环境下直连无人机、医疗设备等,实现本地化控制与监测。
日本BeatCraft株式会社社长竹本正志博士分享了公司在智能农业方面的成功案例,特别是在高丽菜种植实验中,通过Wi-Fi HaLow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分析,优化了种植技术和收获周期。得益于该技术的远距离、低功耗和强穿透特性,即使在广阔农田或复杂结构中也能稳定通信,解决了传统无线方案覆盖难的问题。
竹本博士还展示了搭载Wi-Fi HaLow的小型点检机器人“WAC”,可在建筑和基础设施巡检中可靠传输数据,提升效率并降低风险。通过RasPi4结合自研BC-11ah模块与太阳能供电,系统已实现免布线、可持续的远距离监测。Wi-Fi HaLow不仅为精准农业提供有力支撑,也在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等领域展现广泛应用潜力。凭借其开放性和易集成性,正成为推动多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连接方案。
AzureWave(海华科技)产品市场部经理邱大益介绍了公司在Wi-Fi HaLow领域的布局与成果,认为该技术凭借sub-1GHz频段,在长距离、强穿透和低功耗方面优势显著,特别适合智慧农业、工业传感和户外安防等复杂场景。AzureWave已推出AW-HM610、AW-HM581等多款自研Wi-Fi HaLow模块,支持SDIO、SPI等接口,具备宽温稳定性和FCC、CE等全球认证,可灵活适配各类物联网设备。
邱大益还分享了Wi-Fi HaLow模块在太阳能监控、IP摄像头和智能门铃等产品中的落地应用,实现了远距离稳定回传与低功耗运行。他还提到,Wi-Fi HaLow正加速融入智慧农业、物流追踪等领域,支持高密度设备接入和边缘计算,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Wi-Fi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更有效促进了产业链各方的协作与共识。展望未来,与会各方将继续携手推进Wi-Fi标准演进与生态繁荣,赋能全球连接新体验,共同开启无线数字世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