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万亿AIoT市场再迎盛会!2025全球智慧物联网创新发展峰会深圳召开!
在“人工智能 万物互联”的浪潮推动下,物联网正加速向“智慧物联网(AIoT)”跃迁。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消费—产业—社会治理”三大应用市场并进格局,预计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3.65万亿元。
为系统梳理AIoT技术演进路线,展示前沿应用成果,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服协同创新,由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主办,IOTE物联网展、物联传媒、AIoT星图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5全球智慧物联网创新发展峰会”,于8月2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杨伟奇首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全国工商联物联网委员会轮值主席、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巩书凯代表全国工商联物联网委员会为大会致辞。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杨伟奇
全国工商联物联网委员会轮值主席、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巩书凯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郑华兵 担任峰会主持
开幕致辞后,峰会进入“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传感器产业专利导航报告”编制启动仪式。该报告由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发起,将基于全球专利大数据,对人形机器人传感器领域的技术路线、竞争格局、风险与机遇进行系统剖析,为深圳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提供决策支撑。在全国工商联物联网委员会轮值主席、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巩书凯,深圳市工商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耿绍炜,全国工商联商会发展服务中心商会党建指导处副处长喇梦泉,深圳市宝安区工商联主席曾少强,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杨伟奇,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数据与智能业务部副主任谢滨,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新兴产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李媛红,深圳市正未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CEO沈祖锋共8位嘉宾的携手启动下,仪式圆满完成,标志着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业服务工作正式启航。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数据与智能业务部副主任谢滨在“智能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态势”主题报告中指出,下一步发展智能物联网产业可执行五大举措:
一是在通用大模型、具身智能等AI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思考物联网概念边界,加强十五五物联网技术产业发展趋势预研;二是选择基础较好的城市,开展物联网产业规模测算试点,摸清家底、有的放矢;三是发挥物联网在数据采集与传输方面的优势,启动“面向物联网的边缘智能”技术图谱研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共性能力建设;四是以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与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智能驾驶、智慧健康等特色场景为突破口,推动物联网应用规模化发展;五是通过“需求-技术-标准”迭代模式,构建AI与IoT的全栈式能力耦合、双向增益的技术和产业共振体系,推动智能物联网融合创新。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
数据与智能业务部副主任 谢滨
高通技术公司产品市场总监李大龙在“智慧赋能、开放协作,释放端侧AI的无限可能”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变革千行百业,其中“边缘侧始终保持连接、AI赋能边缘计算、工作流具备AI感知能力”是此轮变革中的重要催化剂。高通拥有15年以上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20年的移动计算经验,以及40年的连接技术沉淀,已构建起完善的技术和生态体系,充分满足物联网客户向人工智能和端侧AI的转型需求。
李大龙重点介绍了全新的“高通跃龙”品牌,该系列支持从入门级到旗舰级全场景覆盖,提供从普通的物联网平台到工规级物联网平台的多样解决方案。其中高通跃龙IQ系列凭借终端侧AI能力,支持为工业终端提供强大、高效且可靠的计算性能,即使在极端环境下(工作温度为-40℃至 125℃)也能稳定运行。
在生态建设方面,高通已连续四年发布物联网应用案例集,共呈现了与70余家中国伙伴合作打造的150余个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目前《2025高通(中国)年度智能物联网行业优秀出海案例》正在征集中,希望介绍新一批基于高通产品的优秀出海案例,为中国企业扬帆出海贡献力量。
高通技术公司产品市场总监 李大龙
华为终端云开发者服务产品部鸿蒙生态产品经理Roger在“软硬协同创新解决方案”主题分享中指出,传统“人找服务”路径冗长、入口分散,已成为提升行业数字化体验的最大痛点。
鸿蒙生态提出的软硬协同解决方案深度契合“近场通信”创新概念,目前已通过多维度技术路径实现功能落地,具体方式包括:
(1)基于NFC技术的iTAP(Intelligent Touchless & Awareless Proximity,智能无感接近式协议)“碰一碰”:支持手机与设备间的双向通信,实现毫秒级近距离交互响应;
(2)聚合态“鸿蒙标签”:兼具可碰、可扫双重属性,能打破不同类型设备间的连接壁垒,简化多设备配对流程;
(3)信标设备短距通信:通过信标与手机的近距离数据交互,精准识别用户场景并推送适配的场景化服务;
(4)POI围栏地理定位:依托POI围栏对地理位置的精准界定,可在特定近场区域内覆盖目标人群,为近场协同服务提供空间维度的精准触达支撑。
目前,具有近场通信特性的鸿蒙生态软硬协同创新解决方案已落地在文旅、餐饮、金融、商超、数字展馆等多个行业,显著带动了私域流量引入及元服务活跃。
华为终端云开发者服务产品部
鸿蒙生态产品经理 Roger
蚂蚁数科中国区业务部IOT生态发展部副总经理陆唯一在“数字化时代解锁IoT无限可能”主题分享中表示:当IoT遇上支付、AI、区块链与数智化,每一台终端都可能进化为“可信数据入口”和“智能服务节点”。
“IoT 支付”领域,蚂蚁数科推出“支付芯”三位一体解决方案,通过将SE加密芯片植入到智能穿戴设备,实现离线支付、离线乘车、碰一下支付等场景落地。例如AI眼镜“看一下支付”可将5步流程简化为1步语音交互,大幅提升支付便捷性。
“IoT AI”方面,具有“AI数字人 硬件”多模态交互能力的“AI数字人一体机”已应用于景区场景,结合游前意图识别、游中AI伴游、游后生成游历报告等能力,实现全流程智能服务。其他的应用场景还包括AI数字人就业一体机、AI智能中医一体机、AI换脸3D全息一体机、智能营销一体机等。
“IoT 数智化”方面,蚂蚁数字钥匙已赋能多行业终端更智能。以两轮车为例,通过数字钥匙软硬一体方案,既为品牌提供基于销售一体机的经销商门店数字化管理能力,提供基于数字钥匙的智能化服务能力,又为用户提供从买车到用车需要的金融及骑行服务。
“IoT 区块链”维度,区块链 IoT融合技术方案实现了资产运营及回报数据的源头可信,已在共享二轮电动车、商用换电、新能源等场景得到应用。
蚂蚁数科中国区业务部
IOT生态发展部副总经理 陆唯一
泰科电子(TE)数字数据网络事业部高级销售经理卢善伟在“可靠连接赋能物联网:从技术趋势到全链路创新”主题分享中指出,203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将突破400亿台、边缘端数据处理占比达74%,系统复杂性与连接可靠性同步放大。
为此,卢善伟重点介绍了TE物联网和边缘计算全链路解决方案——通过将复杂互连需求“模块化、标准化、小型化”,TE帮助开发者把原本需要多次选型和验证的连接难题简化为即插即用的组合,显著缩短物联网终端与边缘设备的设计周期,助力各环节设备实现顺畅的数据交互与功能协同。
截至目前,TE已在全球产销研天线超过10亿个/套,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农业、自动化控制、船队与运输、公共安全/教育、固定无线接入网络等行业。
泰科电子(TE)数字数据网络事业部
高级销售经理 卢善伟
安富利中国Sr.IoT BDM胡浩以“深度融合:EgdeAI与智能传感器”为话题,强调边缘计算凭借低延迟、高安全性、低网络拥堵等优势,而物联网则是边缘AI实现规模化数据采集、模型持续优化、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关键基础。
为此,安富利构建了“传感-处理-通信-部署”全链路能力:在传感层,整合不同类型传感器器件,覆盖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感知需求;在处理层,提供灵活硬件方案,支持Arm/x86 MPU GPU NPU、Arm/Risc-V MCU NPU等架构,适配Linux、FreeRTOS等多系统;在部署层,通过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工具链,简化数据清洗、模型转换、编译部署全流程,降低边缘AI开发门槛。在演讲中,胡浩重点介绍了安富利推出的Tria系列不同型号的高性能/低功耗板卡,支持人工智能,适合边缘计算应用。
在应用场景方面,安富利边缘AI解决方案已广泛覆盖消费、公共服务、智慧城市、零售等多领域。依托全球140国服务网络、2000 工程师团队及与NXP、高通、瑞萨等厂商的深度合作,安富利可为客户提供从硬件选型到软件部署的全栈支持,助力物联网项目高效落地。
安富利中国Sr.IoT BDM 胡浩
峰会最后,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召开第二届第四次理(监)事大会,审议了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成立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议案、成立协会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议案、成立协会行业自律委员会的议案、成立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议案、成立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的议案,增补了21家协会会员,为深圳AIoT产业下一步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热烈的氛围中,“2025全球智慧物联网创新发展峰会”圆满落幕。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峰会不仅搭建起高端对话平台,更凭借“展会同址、场景开放、资源直链”的创新模式,打通了从“参会交流”到“观展体验”再到“合作洽谈”的全流程,真正实现了供需对接的一站式闭环,让交流成果高效转化为合作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