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预增长102.36%!芯片龙头公司拟香港上市
内存互连芯片龙头-澜起科技7月13日公告,预计2025上半年营收约26.33亿元(同比增58.17%),归母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增85.5%-102.36%),扣非净利润10.3-11.2亿元(同比增89.17%-105.71%)。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需求旺盛,尤其是第二、三代RCD芯片的出货增长。内存互连芯片作为解决"内存墙"问题的核心组件,通过高效连接内存与CPU/GPU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澜起科技也在近期向港交所递表。该公司2024年以36.8%的市占率稳居行业首位。
澜起科技递表港交所
澜起科技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及瑞银集团共同担任联席保荐人。作为全球内存互连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该公司2024年以36.8%的市占率稳居行业首位。
公司专注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开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互连解决方案,其产品矩阵覆盖两大核心领域:一是内存接口芯片产品线,包含DDR系列等主流产品;二是高性能运算互连芯片,涵盖PCIe Retimer、CXL MXC等前沿技术。
据了解,在技术创新层面,作为DDR5技术演进的重要推动者,公司率先实现相关芯片量产;在PCIe Retimer市场,与另一国际巨头并列全球仅有的两家量产供应商;更以首创者的姿态推出CXL MXC芯片,重新定义了内存扩展与池化技术标准。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深度参与JEDEC国际标准制定,主导了DDR5 RCD、MDB及CKD芯片等关键标准的研发工作。
市场研究机构预测,随着数据中心算力升级和AI应用普及,内存互连芯片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突破50亿美元,而PCIe及CXL互连芯片市场更将形成95亿美元的庞大体量。
澜起科技的主营业务是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互连类芯片、津逮®服务器平台。
据光大证券,DDR5持续渗透且子代持续迭代,澜起科技巩固行业领先地位。随着支持DDR5的主流服务器及客户端CPU平台陆续上市,DDR5内存在下游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且其子代持续迭代更新,作为内存接口芯片行业的领跑者和DDR5RCD芯片国际标准的牵头制定者,澜起科技在DDR5世代的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公司DDR5内存接口芯片出货量超过DDR4内存接口芯片。在DDR5内部子代迭代进程中,公司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2024年出货量已超过第一子代产品,第三子代RCD芯片于第四季度开始规模出货;同时,第五子代RCD芯片已顺利向客户送样。
“内存互连芯片”是指专门设计用于在计算机系统内部,高效连接和管理内存(RAM)与其他关键组件(主要是CPU、GPU、AI加速器或其他内存模块)之间高速数据传输的芯片或芯片组。
它们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内存墙”,即处理器性能飞速提升而内存带宽和延迟改进相对较慢,导致处理器经常需要等待数据从内存中传输过来,成为系统性能瓶颈。
研发方面,2024年,澜起科技研发费用为7.63亿元,同比增长11.98%,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0.98%。公司研发费用自2019年上市以来逐年增加,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连续三年超过15%。
互连芯片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组件,正随AI、物联网及算力升级而高速增长,大模型训练推升数据中心对高带宽、低延迟互连的需求,驱动PCIe Retimer、CXL等芯片市场扩张,预计PCIe/CXL芯片规模将从2024年23亿美元增至2030年9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6.7%)。
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预计2025年达300亿台,推动通信、安全类芯片需求;中国物联网芯片市场规模2025年将超3795亿元。
澜起科技主导内存互连芯片市场(全球份额36.8%),其CXL MXC芯片支持服务器强扩展(Strong Scaling)模式,满足AI集群低延迟需求。
中国移动5G-A无源物联网芯片通过射频能量采集实现无电池通信,已应用于物流监控,助力千亿级哑终端联网。
国产芯片在细分领域逐步替代海外主导:如Wi-Fi数传领域的高拓、爱科微已切入电视、IPC市场,但高端处理器仍依赖国际巨头。未来需强化生态协同,攻克PC/服务器高端市场。
互连芯片主要细分市场增长预测
·注:物联网芯片复合年增长率基于2024-2025年中国市场预测。
在市场需求与研发投入的双轮驱动下,澜起科技的营收近年来强劲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39亿元,同比增长59.20%;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增长213.10%。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增加65.78%;归母净利润5.25亿元,同比增加1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