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社会

中国探月新阶段:2030年前建月球科研站

人阅读 2025-10-13 08:47:04业界资讯

10月12日,中国探月工程持续推进,从嫦娥探月任务迈向建设月球科研站的新阶段。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正系统推进月球科研站的规划与关键技术攻关。

他指出,未来在月球建立科研站需具备一系列基础功能,首要的是能源供应系统,包括太阳能和核能的应用,同时还需要配备制氧装置以及稳定的通信系统。这些基础设施是支撑后续长期科研活动的前提条件。

胡浩强调,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月球基地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任务,涉及的技术环节众多,例如在月面运行的核电系统以及各类科学观测设备,其研发周期较长,因此整个科研站的建成预计将超过2030年。具体实施将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水平逐步推进,“每一步都依赖于我们当前的技术积累与突破,必须稳扎稳打地实现目标”。

根据现有规划,我国预计于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任务,重点对月球南极环境及水冰资源进行详细探测;随后在2028年前后实施嫦娥八号任务,开展月面原位科学实验,并验证资源就地利用的关键技术,为后续科研站建设提供支撑。

目前,我国已启动首台用于月球“造砖”的设备研制工作。该设备可聚焦太阳能,产生高达1400至1500摄氏度的高温,使月壤熔融,并结合3D打印技术将其成型为不同规格的“月壤砖”。这项技术将实现建筑材料的月面本地化生产,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为未来月球基地的建造提供重要保障。

据悉,嫦娥七号任务由着陆器、轨道器、巡视器、飞跃器和中继卫星五部分组成,目标区域位于月球南纬85度以上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其中,飞跃器将执行飞越探测任务,首次进入月球南极永久阴影坑内部,寻找可能存在的水或水冰证据。

巡视器即月球车,将与轨道器、着陆器等平台搭载的科学仪器协同作业,与嫦娥八号共同构成月球南极科研站的初步架构。嫦娥七号任务将获取覆盖全月、着陆区及巡视路径的遥感与现场探测数据,全面支撑科研站选址与建设方案的论证,为我国深空探索的下一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