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临近:高铁票紧俏机票涨价,弃程出行引争议
随着国庆与中秋双节临近,铁路出行方面,火车及高铁票价保持稳定,但热门线路车票开售即被迅速抢购一空;航空方面,多数航线仍有余票,但受假期出行高峰影响,票价普遍出现明显上涨。
根据航旅纵横发布的数据,截至9月17日,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已超过593万张。到9月25日统计显示,国庆假期机票预售价格较2024年同期上涨9.1%,平均裸票价格为819元。
尽管机票整体价格上涨,部分旅客在购票过程中发现了一种节省成本的方式:选择途经目的地的中转航班,而非直飞航线。由于中转航班通常航程更长、需求较低,其定价有时反而低于直飞航班。一些旅客借此购买此类联程机票,在抵达中转站后提前下机,不再乘坐后续航段,从而实现低价出行的目的。
业内相关人士指出,这种操作在民航领域被称为“弃程”。具体表现为乘客从A地出发,经B地中转前往C地,但由于A地至B地的直达航班票价较高,乘客转而购买A地至C地的联程票,到达B地后终止行程。部分情况下,旅客还可对未使用的后续航段申请退票,进一步降低出行成本。
针对此类行为,各航空公司态度存在差异。国航、东航、春秋航空等航司客服表示,若旅客在中转站具备下机条件且能提取行李,可自行决定是否继续行程,未强制要求必须完成全部航段;但厦门航空明确回应,若发现国内联程票旅客故意中途弃程,将可能影响其今后购买该航司联程产品的资格。
多位法律专业人士指出,旅客明知故犯地“买长乘短”,实质上改变了原定运输合同的履行方式,可能构成对航空运输合同的违约,存在一定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