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多地现神秘紫色光球 引发球状闪电热议
近日,新加坡多个地区接连出现神秘的紫色光球,相关画面在网络上传播后引发公众关注与讨论。
9月19日,有市民拍摄到一个紫色球体在道路上弹跳前行,过程中四次发出类似闪电的噼啪声响,随后突然消失。次日,又有人声称目睹类似球体在空中盘旋,并释放出强烈光芒,移动时身后留下一道烟雾状轨迹。到了21日,另有市民在公园内看到另一个紫色球体漂浮于草地之上,并出现弹跳现象。
对于此类现象,不少网友推测其可能为罕见的“球状闪电”。然而,也有声音质疑相关视频的真实性,认为可能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图像内容。
对此,当地环境管理部门回应称,目前掌握的信息显示,这些异常光现象并非由已知气象因素引发,事件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科学资料显示,球状闪电是一种极为少见且尚未完全解析的自然现象,属于闪电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通常呈现为发光的球形等离子体,与常见的线状闪电存在明显差异。由于全球每年可确认的观测记录不足百例,加之在实验室环境中难以完整模拟,其形成机制至今尚无定论。其中,等离子体束缚理论是当前较为主流的解释之一。
这类现象多出现在雷暴天气中,常在普通闪电击中地面物体如树木、建筑后出现,常见于户外空旷区域或林地,也有极少数情况会进入室内空间,例如通过门窗缝隙。尽管发生概率极低,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球状闪电在消失或爆炸时可能释放大量能量,造成烧伤、冲击伤害,或因电磁效应导致人体电击;同时,还可能引燃易燃物品,如窗帘、纸张,甚至损坏电器设备,诱发后续安全事故。因此,若在现实中遭遇此类现象,最安全的做法是立即远离,避免靠近或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