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新国标2025年9月实施:安全性能升级,限速限重
从2025年9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实施,标志着行业在安全、性能和智能化方面迈上新台阶。
根据新国标,为提升续航能力,采用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最大重量限定为55公斤,而使用铅酸电池的车型,整车重量上限则从55公斤提高至63公斤。同时,新标准对刹车系统提出更高要求,旨在提升制动效果。对于车辆的限速控制,新规定明确:当车速超过每小时25公里时,电机将停止提供动力,防止超速行驶。
在材料使用方面,新国标对整车塑料部件的占比进行了限制,塑料材质不得超过整车重量的5.5%,以降低火灾隐患。此外,新标准鼓励安装后视镜,以减少骑行者频繁回头带来的安全隐患。车辆还应具备北斗定位功能,但私人使用的电动自行车可选择不安装该模块,也可在具备的情况下选择关闭,相关定位服务保持免费。
专家指出,新增的北斗定位、通信以及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有助于用户随时掌握电动自行车的关键安全状态。例如,当车辆遭遇盗窃、电池温度异常或电压过高时,系统可通过通信模块及时提醒用户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针对公众关心的数据采集与隐私保护问题,专家表示,北斗定位功能的使用需获得用户授权,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开启相关功能。此外,车辆所搭载的4G或5G通信模块已符合国家信息加密标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按照规定,自9月1日起,所有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必须停止生产不符合新国标的产品。过渡期内,即从9月1日至11月30日,已有的旧国标车辆仍可在市场上销售。但从12月1日起,无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门店,均不得再销售未达新国标要求的电动自行车。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部分电动自行车的电机设计存在较大余量,使得一些车辆容易被非法改装以突破限速标准。为此,新国标新增了电池组与控制器之间的识别匹配机制,确保两者匹配一致,否则车辆将无法启动,从而有效防止非法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