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为何最热?专家解析高温成因
七月二十一日传来消息,七月二十日起,一年一度的“三伏”正式开始。民间常说“热在三伏”,那么为何三伏天会成为全年最热的时段?
相关专家指出,进入伏天后,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地表每日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散失的热量,导致近地面层温度显著上升。同时,暖空气比冷空气能容纳更多水汽,加之夏季降水频繁,气温高、湿度大,极易形成闷热难耐的“桑拿天”,让人感到湿热难消。
此外,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高温天气出现的时间日趋提前,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对近六十年气象数据的分析显示,许多城市的高温日数整体呈上升态势,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多个城市高温天数明显增加。
三伏天不仅气温最高,也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在此时同样最为充盈。因此,这一阶段特别适合温补阳气、驱除体内寒邪。
对普通人而言,可通过适度锻炼来激发阳气,促进汗液排出,从而帮助体内的寒气随汗外泄,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出汗,以免损耗身体机能。
在饮食调养方面,应以清淡为主,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不生冷油腻的食物。冬瓜、黄瓜、苦瓜、山药、芹菜等均有助于清热祛湿。黄瓜生食效果更佳,苦瓜适合体内偏热者食用,炒制冬瓜籽可辅助祛湿,西瓜皮洗净后炒菜食用亦有清热功效,而薏米与红豆搭配则能有效祛除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