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业界新闻

英伟达坑哭中国车企:芯片量产多次延期 算力大幅缩水

人阅读 2025-07-23 16:47:39英伟达

7月23日消息,日前英伟达的一把手黄仁勋访华,展示了一波“高情商”,圈粉无数,然而这背后其实有着更多精彩故事。

当前不少车企已经在努力摆脱英伟达,包括小鹏、蔚来已经自研了AI芯片,且量产装车。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少车企被英伟达给“坑”了一把,典型如理想汽车。

据“36氪汽车”报道,去年底,理想汽车不少供应商收到通知,原定于今年3月推出的增程L系列改款车型集体推迟至今年5月,所备物料跟随计划统一调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英伟达Thor芯片未能及时交付

早在2022年9月20日举办的英伟达开发者大会(GTC)上,黄仁勋发布新一代自动驾驶计算芯片英伟达DRIVE Thor,理想汽车是首发车企之一。

2025款理想L系增程SUV升级焕新无疑是理想今年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将Max车型所搭载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升级为700TOPS算力的Thor

基于该芯片,理想汽车还将推出最新一代辅助驾驶技术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这同样是理想今年的核心工作。

不料理想遭遇了多次芯片量产推迟,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销量损失,有数据显示,如果理想L系列改款能在3月如期推出,将起码多卖出2万辆汽车,对应约60亿元的销售收入。

更让主机厂工程师倍感折磨的并不是延期,而是芯片算力缩水带来的艰难。

有车企工程师表示,英伟达最早交付的Thor芯片存在大量工程和设计问题,“连车规都没过,官方宣传的700TOPS算力,也不再承诺”。

双方对Thor进行了数轮调整后,才达到量产交付效果,但英伟达原先宣称的700TOPS算力,已经缩水到500都不到,锐减28%。

理想汽车今年计划在该芯片上部署参数量高达30亿的VLA模型,但因算力不足,难度陡增。

也许正因为如此,36氪汽车表示,理想汽车已经在加快自研芯片的上车进度,提前了数月,计划在明年一季度交付上车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