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暗盘|紫金黄金国际涨超32%,总市值近2500亿港元
9月29日,紫金黄金国际暗盘涨超32%,总市值近2500亿港元;不计手续费,中签一手赚2341港元;公司每股定价71.59港元,每手100股,将于9月30日(周二)正式挂牌交易。
紫金黄金国际是紫金矿业的所有黄金矿山(除中国之外)整合而成的全球领先黄金开采公司之一,公司继承了紫金矿业在低品位难采选资源勘查、开发及运营的管理竞争优势,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黄金开采公司,主要从事黄金的勘查、开采、选矿、冶炼、精炼及销售。公司通过全球并购整合高潜力黄金矿山资源,并运用地质勘查、研发、工程、建设和矿山运营能力,以及国际ESG系统,使公司能够实现持续增储增产与高效运营。
紫金黄金国际是全球黄金开采行业增长、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领先的矿业公司。公司从2007年收购塔吉克斯坦吉劳/塔罗金矿以来,通过全球收购及多个大型黄金矿山的营运强化及扩产,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2024年公司的黄金储量及黄金产量综合计算分别位居全球第九及第十一。
公司拥有丰富的全球并购交易经验,在全球资源收购方面展现出优秀的业绩记录。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通过多种并购交易形式,收购了包括南美洲、大洋洲、中亚和非洲在内的全球各个地区的高潜力矿山资产。公司积极寻求收购高潜力金矿以及被低估的低品位和难选冶黄金矿山。公司在复杂的跨境收购中的全面经验,结合黄金行业经营和技术积淀,使公司能够准确识别并收购全球范围内的潜在高价值资产,并在收购完成后以具成本效益方式,积极利用公司强大的能力进行地质勘查和开发。
财务概况
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紫金黄金国际的收入分别为1,818.0百万美元、2,262.4百万美元及2,989.9百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2%。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183.7百万美元、230.4百万美元及481.4百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1.9%。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销售成本分别为1,197.5百万美元、1,669.7百万美元、1,855.6百万美元、885.2百万美元及1,069.1百万美元。
行业概况
黄金为用于钱币、珠宝及高科技制造的贵金属。黄金产品包括黄金精矿、合质金、金锭、金条、金币及衍生品。黄金开采行业的上游包括原材料及设备供应。中游包括黄金开采、黄金加工、黄金冶炼及精炼过程。下游包括用于珠宝、工业/科技、投资及央行储备等不同用途的黄金产品,以及黄金回收。全球黄金供应主要来自金矿及再生金,其中金矿为黄金供应最重要的来源。黄金开采指从地壳中提取矿石的过程。现代黄金开采通常在存在显著黄金矿石集中的地区进行。
于2020年至2024年,全球黄金矿产量经历温和增长及轻微波动。全球黄金矿产量由111.8百万盎司(3,475.9吨)温和增至116.3百万盎司(3,618.4吨),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于预测期内,全球黄金矿产量预计将在未来数年持续增长。此趋势主要受面对地缘政治冲突及经济不确定性时,黄金避险属性日益重要所驱动,其导致投资需求大幅增加,并带动黄金矿产量增加。
于2020年至2024年,全球黄金储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此趋势乃由多个关键因素驱动。勘探方面的技术进步提高资源探测的效率及准确性,导致发现更多潜在储量。政府的支持性政策亦鼓励企业加大勘探及开发投资。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及增长,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亦稳步上升,促使业界增加资源开发方面的投资。于2020年至2024年,全球黄金储量由1,607.6百万盎司(50,000.0吨)增长至2,057.7百万盎司(64,000.0吨)。
基石投资者
基石投资者已同意在若干条件规限下认购或促使其指定实体认购按发售价可购买的相关数目发售股份,总金额约为16亿美元。基石投资者包括:GIC、HHLRA、BlackRock、Schroders、Perseverance Asset Management、上海高毅及中信证券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富达基金、上海景林及中信证券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景林等。
基于发售价每股71.59港元计算,基石投资者将认购的发售股份总数为1.74亿股,相当于根据全球发售发售股份的49.9%及紧随全球发售完成后已发行股份的6.6%(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
筹资用途
筹资用途方面,紫金黄金国际预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44.699亿港元(假设超额配售选择权未获行使,以发售价71.59港元计算)。根据招股书,紫金黄金国际拟将全球发售募集资金用于下述用途:
约33.4%将用于支付收购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的代价;约50.1%将于未来五年内用于现有矿山的升级及建设项目,以全面提升公司的产能;约6.5%将于未来五年内用于公司运营的所有矿山的勘探活动,以充分实现公司的增长潜力;约10%将用作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