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 | 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讲话,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了“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发展情况,要点汇总来了。
吴清最新发声!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含“科”量进一步提升
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新上市的企业中,有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吴清指出,目前A股科技板块的市值占比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明显高于金融加房地产板块(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企业)。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到当前的24家。
证监会主席吴清:资本市场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感谢广大投资者
吴清提到,“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超过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同时,“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吴清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也为“十五五”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取得离不开各有关方面各市场参与主体特别是广大投资者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借这个机会也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吴清: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吴清表示,面对超预期的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筹部署下,证监会协同各方以及相关的市场参与主体,加强政策对冲、资金对冲和预期对冲,有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和系统性风险。“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吴清:“十四五”期间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吴清提到,十四五”期间,证监会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执法震慑进一步增强,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
吴清:“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吴清表示,证监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推出了一批牵引性强、含金量高的标志性改革开放举措。一是投资端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引长钱、促长投”的改革效果加快显现。到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的流通市值约21.4万亿,较“十三五”末显著增长32%。
二是融资端改革持续深化。“并购6条”发布以来,已披露了230单重大资产重组,有力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三是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坚持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双轮驱动,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严格出清“害群之马”“空壳僵尸”。吴清表示,“十四五”期间,已有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四是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稳妥有序推进市场、产品和机构双向开放。吴清表示,外资持有的A股市值,目前是3.4万亿元,同时有269家企业在境外上市。中国的资本市场朋友圈越来越大。
吴清: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 中国资本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据吴清介绍,去年9·26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财政、金融、产业等一揽子大力度、超预期政策扩围增效,有利地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一批现象级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相继出圈,资本市场“1 N”政策体系加快落地见效。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
吴清: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吴清: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9·26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财政、金融、产业等一揽子大力度、超预期政策扩围增效,有利地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一批现象级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相继出圈,资本市场“1 N”政策体系加快落地见效。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
吴清:破除造假“生态圈” 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吴清表示,筑牢监管防线,严守风险底线。一是坚决维护市场的平稳运行。落实“四早”要求,加强全方位监测预警,健全跨市场跨领域跨境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逆周期调节,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同时强化与有关方面的协调联动,支持汇金公司、社保、保险、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等发挥内在稳定作用,共同打好“组合拳”,筑牢防波堤防浪堤,有效应对了外部冲击,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二是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坚持严控增量、稳减存量、严防“爆雷”,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关闭金交所、“伪金交所”成效明显,应关闭的27家金交所已全部取消资质,排查出的上百家“伪金交所”已全部清理。
三是大幅增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震慑力,聚焦财务造假等投资者深恶痛绝的违法违规问题,既“追首恶”,又“惩帮凶”,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惩防体系,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就债市债务造假,对恒大地产及其审计机构分别开具了41.75亿元和3.25亿元的史上最大的罚单。
另一方面,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用好用足法律所赋予的手段,依法从严把“板子”打准打疼,这5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过了700件,一批责任人被依法严肃的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先后完善了股份减持、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推动出台了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申报即担责、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等硬性监管要求,事前事中事后有序衔接的投保体系持续健全。
吴清提到,近年来,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投资者10.9亿元和2.8亿元,一批标志性案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地,提升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