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IPC疯狂“卷”续航时,谁为电池安全保驾护航?
在智能安防领域,低功耗电池正成为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等边缘设备的核心供电方案。这类电池能提供长久续航,有助于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然而,低功耗并不等于低风险,特别是在亚马逊等全球电商平台对电池安全要求日趋严格的背景下,产品合规性已成为市场准入的第一道门槛。近年来,因电池设计缺陷、过充过放保护机制缺失等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带来产品召回风险,更可能导致平台下架、Listing被禁等严重后果。
近期,某充电宝品牌宣布召回49万余台移动电源,原因为“部分电芯原材料在极端场景下可能产生燃烧风险”;另一知名品牌也在美国召回超过110万台移动电源,称其“锂离子电池可能存在过热,导致塑料部件熔化、冒烟和引发火灾”。此类事件所暴露出的安全问题,正是亚马逊平台审核的重点,也同样警示着安防行业——不少智能摄像头、门铃类产品都曾因电池问题被迫下架,甚至引发品牌信任危机。
如今,终端消费者和销售渠道对产品安全性的重视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对续航能力的关注。构建覆盖电芯选型、电源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的系统性安全架构,正成为智能安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
01.合规即竞争力——安全与市场的双重门槛
在很多安防企业的认知里,“续航优先”是产品设计的核心逻辑,安全则往往被视为“附加项”。但现实是,随着全球监管趋严与渠道门槛抬高,安全早已从“加分项”变成了“准入证”,合规能力直接关乎企业能否顺利踏入主流市场的大门。
审视当前安防行业的合规状况,不难发现其存在两大典型问题:一是“选择性合规”。不少企业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仅针对核心市场进行基础性的认证工作,甚至仅对送检样品进行严格检测,而在实际批量生产过程中却放宽标准、偷工减料;二是“单一维度合规”。这些企业往往只聚焦于电池本身的安全性,却忽视了整机系统可能带来的能量危害(诸如电击、过热等风险),以及无线通信的电磁兼容性,还有环保、能效等多方面的合规要求。
显然,这种“碎片化”的合规模式在过去或许能蒙混过关,但如今已难以为继。以亚马逊为代表的全球电商平台,正不断加强对电池类产品的监管力度。从要求明确标注“锂金属电池”“锂离子电池”“碱性电池”等电池类型,到表明单颗电池容量、总数量等产品规则书,再到提供UN38.3国际运输认证、IEC62133安全标准等合规认证等——任何一项合规要求的缺失,都可能导致产品被下架、销售权限被暂停等严重后果。
当一起起安全事故演变为品牌信任危机时,企业才真正意识到: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法律红线。
在全球主流市场中,合规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准入资格”层面,升级为产品值得信赖的基石保障。企业要想有效规避风险,就不能仅仅依赖过往的经验,而必须严格遵循全球成熟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合规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02.积加的 “合规范本”:从 “准入” 到 “信赖” 的升级
在行业合规意识普遍薄弱的背景下,积加科技以前瞻视角布局全球合规体系,为产品打造了“走得出去、站得稳”的坚实保障。
在电池本体层面,积加科技严格遵循国际标准,所有产品均通过全球运输UN38.3认证,确保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从供应链源头杜绝风险。同时,产品还满足UL 2054和IEC 62133-2两项消费类电池安全标准,最大限度降低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积加科技选择能通过美国OSHA认可的NRTL实验室完成UL 2054认证的电池合作伙伴——这是行业内少数企业才能达到的高标准。不同于仅针对样品的常规认证模式,NRTL认证覆盖电芯选型、电池系统设计与安全测试,还深入生产制造环节,对工厂设备、质量体系及操作规范等进行全面把控。更重要的是,NRTL认证采用定期现场审厂机制,对物料导入、设计验证、批量生产到出厂检验全链路进行持续监督,确保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始终具备稳定可靠的安全性能。
更关键的是,积加科技将合规延伸至整机层面。公司产品已通过UL/IEC 62368-1信息类设备安规标准,该标准关注整机潜在的能量危害,如电击、着火、过热、爆炸等,代表了对产品整体安全设计的权威认可。
此外,面向全球化市场的发展需求,积加科技积极推进各项国际认证工作。在无线通信领域,其完成了欧洲CE-RED与美国FCC射频认证,确保设备无线通信的合规性与电磁兼容性;在能效标准方面,其产品符合美国联邦DOE及加州CEC要求,兼顾绿色节能与用户使用成本的降低;同时,其还全面满足欧洲REACH, RoHS以及美国Prop 65、TSCA等环保法规,为产品深度融入全球主流市场提供了全方位的合规支撑体系。
不是被动满足最低标准,而是主动构建覆盖“电池-整机-全球市场”的全维度合规体系。对行业而言,积加科技的合规实践揭示了一个显著趋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合规不再是企业可选项中的“做或不做”,而是要“做到什么深度和高度”。当合规从“准入资格”升级为“品牌信赖的底层保障”,企业才能在全球市场真正“站得稳”。
03.构建可追溯、可验证、可信赖的安全新范式
如果说合规是安全的“外在门槛”,那么全链路的质量追溯体系,就是安全的“内在防线”。
当下,安防行业在电池管控方面仍存在两大痛点:其一,电芯追溯难,多数企业依赖人工线下管理手段,难以精准追踪到每一颗电芯的具体来源以及实时状态;其二,生产环节存在诸多漏洞。人工进行电芯分选和点焊操作时,容易出现用错材料、漏检等失误,给电池安全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而这些难题的根源,在于企业秉持着“事后补救”的陈旧思维模式——出了问题再排查,而非从源头杜绝风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积加科技构建了一套覆盖电芯、制造、组包与整机验证的全程可追溯体系,从根本上规避安全隐患。
在电芯管理方面,积加科技采用“批次 单颗”双轨溯源机制,为每批电芯赋予独立批次号与运单信息,同时通过分容、喷码与扫码等操作,对每颗电芯进行独立身份绑定与全生命周期数据录入,真正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数据全程闭环管理。
在分选与组装环节,积加科技通过“自动化设备 MES系统”的组合,将人为误差降至最低。电芯在成组前,会经精密分选系统检测,依据电压、内阻等关键参数实现精准分组与不良品自动剔除;在点焊工序中,每颗电芯都需经扫码与MES系统实时校验,确保信息匹配后方可进行高一致性焊接,彻底杜绝因错料、漏检所带来的隐患。
另外,作为安全的核心组件,保护板也需要经过十余项全面检测,包括过充/过放保护、短路保护时间、自耗电流等关键指标。只要有任何一项不合格即会被自动拦截。最终,在整机装配环节,只有通过系统严格校验的电池包才能进入生产流程,实现了从电芯到整机的全链条质量可控。
积加科技这种“自动化 信息化”的全链路体系,不仅保证了规模化生产下的高度一致性,更让每一颗电芯、每一块电池包都做到可追溯、可验证、可信赖,为安防行业树立了电池安全的新范本。
04.结语
续航决定用户体验的长度,安全决定品牌发展的寿命。而积加科技提供了一个极具借鉴意义的范例,它将国际标准深度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构建从电芯到整机的端到端安全管控体系,这一实践为整个行业开辟出一条既能保障产品续航性能,又能确保安全可靠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这不仅仅是技术路线的选择,更是企业对自身社会责任的深刻认知与积极担当。只有将安全置于首位,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信任,在全球市场中行稳致远,实现长远且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