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前瞻丨美团,在外卖大战中寻找有效“对冲”与高增长机会
摘要:美团将于8月27日发布二季度业绩。受“外卖大战”影响,美团盈利料继续承压。需关注到店、酒旅、广告等业务的对冲和“稳定器”效果。另外,“闪购”与出海业务的增长情况也是重要看点。
一季度业绩回顾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团的收入同比增长18.1%至人民币866亿元。核心本地商业分部一季度的经营溢利达到人民币1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97亿元增长39.1%。同时,新业务分部的经营亏损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8亿元收窄至人民币23亿元。期间经调整EBITDA及经调整溢利净额分别实现同比增长至人民币123亿元及人民币109亿元。
二季度业绩预期
根据彭博社的数据,分析师普遍预期美团二季度营收937亿元,调整后每股收益1.57元,调整后净利润99.7亿元。
主要看点
“外卖大战”带来的影响
二季度行业竞争进入高强度阶段,外卖补贴与大促贯穿6–7月,单量扩容的同时单位经济短期承压。多家机构测算显示,Q2外卖订单同比增速有望提升至双位数区间(部分模型测算约 14%),但客单价同比下滑(测算中值约-7%),叠加单均补贴抬升,单均UE同比下滑幅度加大。
管理层表示,二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速将放缓、经营利润同比将下降,这属于阶段性、战略性的选择。在对冲侧,平台通过提升骑手利用率、缩短履约半径、密度优化与跨业务调度(高峰时段的错峰利用)来消化补贴的部分压力。
到店、酒旅与广告变现的稳定器作用
到店与酒旅在暑期场景下具备季节性优势,广告与佣金的毛利结构对补贴周期不敏感,有望在二季度发挥“稳定器”作用。在品类层面,大额餐饮与娱乐在宏观偏弱环境中可能出现决策延后,预算释放节奏呈不均衡,但长尾商家投放与团购广告结构性提升有望提供对冲。
“美团闪购”的发展情况
即时零售是中期增长曲线的战略支点。4月15日平台正式发布“美团闪购”品牌,机构对Q2延续高增长普遍乐观,个别跟踪模型给出Q2闪购单量同比约 30%至 36%的假设。同时,闪购的增长将反哺到店广告和商家数字化升级,广告效应有望形成二次放大。风险在于“30分钟到达”的要求推高了人力与站点运营成本,可能引发供给侧补贴竞争,短期利润率承压。
海外业务的增长情况
海外业务作为美团的“第二增长曲线”,是主要的发力方向,中国香港地区、中东地区、巴西等地市场正在持续拓展。从更长周期看,成熟市场可复制的模型与供给网络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