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产业政策

产业圈大咖齐聚!一起探讨毫米波雷达市场新业态、连接新动能

人阅读 2025-08-08 17:56:12

近几年,在智能汽车大热门的加持下,以及雷达芯片制作工艺的进步,国内毫米波雷达整体市场快速增长。

智能汽车产业政策红利与国产芯片制造能力提升形成合力,催生出完整的本土产业链。从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到互联网科技公司,各路资本正通过技术并购、联合研发等方式抢占先机。

当然,毫米波雷达不仅在汽车领域持续深耕,更在消费电子领域如智能电动自行车、智能家居、“非接触式”老年健康管理等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装车量达626.3万颗,其中10-30万元价格区间车型成为增长主力,前向雷达渗透率从39.1%跃升至46.7%。在消费电子领域,低功耗毫米波雷达正助力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等场景实现非接触式交互。

毫米波雷达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智能门锁的人体存在检测、电动自行车的盲区监测、智能家居的手势控制,这些创新应用正在重塑C端市场格局。

但从市场上来看,企业间的竞争早一步进入白热化趋势。当前,随着应用的铺开,毫米波雷达各个细分领域关于技术、性能、成本的多点均衡的矛盾也在日益突出。那么,针对这一技术,其细分领域各自发展的状况究竟如何?不同技术应用产品的增长点何在?在AI、通感等多种元素的加持下,过往方案的痛点是否有了创新性进展?

聚焦毫米波雷达产业中的应用场景、技术难点以及前沿趋势,我们寻求更多来自产业内部的声音,故特在深圳国际物联网展举办“IOTE 2025·毫米波雷达技术生态研讨会”,该论坛将于8月27日重磅开幕,拟邀智能传感与物联网应用领域大咖,共同探讨毫米波雷达产业融合创新路径。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拓展技术思路、扩大商务交流的平台。

探讨毫米波雷达、AI边缘计算、通感一体等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

本演讲将围绕毫米波雷达技术展开全景式阐述:首先概述其在汽车电子、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剖析器件工艺、天线设计、信号处理等环节的技术突破与现存瓶颈;继而探讨AI驱动下边缘计算对雷达数据实时智能处理的赋能作用,分析其在目标检测、识别分类中的效能提升;

解析通感一体技术中UWB超宽带方案的融合优势,阐释其在室内定位、精确定距及短距高速通信中的创新应用;最后展望更高频段雷达、智能化传感融合、标准化演进等技术趋势。报告旨在系统呈现毫米波雷达生态发展脉络,为产学研提供前沿技术参考。

演讲嘉宾:郭学峰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 雷达产品线负责人

嘉宾简介:郭学峰现任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ASTRI)雷达产品线负责人,深耕雷达与无线通信技术二十余年。他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通讯专业硕士学位,在毫米波雷达系统设计、信号处理及AI算法融合方面经验丰富,主导开发过多款高性能雷达产品。作为ASTRI雷达团队的核心领导者,他致力于推动雷达技术在车载、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行业智能化转型。

车规、工规和消费级毫米波雷达产品和市场分享

毫米波雷达作为感知技术核心,在三大领域呈现差异化发展:

·车规级:聚焦76-79GHz频段,满足自动驾驶高精度探测需求,2025年全球车载市场预计达300亿元;

·工规级:覆盖24GHz-79GHz多频段,适配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等场景;

·消费级:以低成本、小体积优势渗透智能家居、康养领域,2025年全球消费级市场占比提升;

三大领域技术标准各异,市场增长驱动不同,但均受益于5G、物联网等技术融合,未来多传感器协同将成趋势。

演讲嘉宾:卢煜旻 矽杰微电子(厦门)有限公司 CEO

嘉宾简介:卢煜旻博士在半导体、射频及微波集成电路领域拥有20多年丰富的行业经验。在创立矽杰微电子之前,曾先后任职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恩智浦半导体(美国),MACOM及奥托利夫等公司担任技术及管理工作。

消费类毫米波雷达现状和展望

感知技术普惠化已至临界点!从智能灯具的简单运动检测,到毫米波雷达实现精准人体识别,技术正经历从"感知存在"到"理解状态"的质变。5.8GHz雷达在消费场景的成功应用,推动智慧生活需求从功能存在转向精准与人性化。

当前,24GHz 高频芯片平台通过更精准的微动检测与多维度状态感知,结合大模型AI算法赋能,正孕育智能化应用新场景。在此背景下,觅感科技聚焦高频毫米波雷达的精准化与算法模块化研发,致力于打造比摄像头更隐私、比红外更精准的"第六感"感知基础设施,让不可见毫米波成为智慧生活的核心感知载体。

演讲嘉宾:黄志远 深圳觅感科技有限公司 CEO


更多真诚分享、干货内容将在会上精彩呈现~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