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产业政策

财报前瞻|AI热潮VS出口限制,应用材料Q3业绩面临多重考验

人阅读 2025-08-07 15:12:25快讯

半导体设备巨头应用材料将于8月14日美股盘后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根据彭博分析师预期,应用材料第三季度营收为72.13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为19.05亿美元,调整后EPS为2.36美元。

上季度业绩回顾

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财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至7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71.3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2.39美元则高于分析师预测的2.31美元。

其中,作为公司营收支柱的半导体系统部门当季贡献52.6亿美元收入,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53.2亿美元。公司管理层指出,物联网、通信、汽车、电源及传感器(ICAPS)市场的投资放缓拖累了业绩,但先进制程芯片领域的巨额投资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

本季度业绩预测

根据公司在 2025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中给出的展望,预计第三财季营收将在 72 亿美元上下浮动 5 亿美元区间 。这一预测反映了公司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和业务进展所做出的判断。从业务板块来看,半导体系统部门作为营收支柱,其表现至关重要。尽管物联网等部分市场投资放缓,但先进制程芯片领域持续的投资热情有望继续为该部门带来增长动力。同时,应用材料的服务业务凭借其稳定性和连续性,预计也将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为总营收做出贡献。

在利润方面,参考第二季度的情况,公司实现了创纪录的每股盈余。若第三季度营收能达到预期区间,且成本控制得当,利润有望维持增长。不过,需要关注的是全球经济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成本结构产生影响。例如原材料价格波动、运输成本变化等因素,都可能侵蚀利润空间。此外,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也会对短期利润产生一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这将有助于保持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业绩看点聚焦

中国市场业务动态

中国一直是应用材料的重要市场。然而,受美国对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政策影响,公司在中国区的业务面临挑战。2025 财年第二季度,应用材料中国区营收占比已降至 25%,低于上年同期的 43% 。此前公司曾表示,拜登政府相关规定将使 2025 财年的收入减少约 4 亿美元,原因是公司将不得不停止在中国的一些客户工厂维修设备。在第三季度业绩中,中国市场业务的变化趋势仍是一大看点。一方面,需关注中国客户订单量是否有进一步变化;另一方面,公司如何通过调整业务策略,如拓展其他新兴市场、加强与现有合规客户的合作深度等方式,来弥补中国市场份额下降带来的影响,都值得市场关注。

不同业务板块表现​

半导体系统部门:作为核心业务板块,半导体系统部门在先进制程芯片制造设备方面的进展和订单获取情况备受瞩目。随着芯片制程复杂度不断提升,对刻蚀、薄膜沉积等关键设备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应用材料在这些先进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订单的能力,将直接影响该部门乃至公司整体的业绩表现。例如,其在极紫外光刻(EUV)相关设备配套方面的进展,以及在 5 纳米、3 纳米等先进制程设备市场的份额争夺情况,都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服务业务:服务业务的稳定性和增长潜力一直是应用材料的优势之一。在第三季度,服务业务能否延续连续增长的态势,以及公司在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附加值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值得关注。例如,公司是否会进一步加强远程服务能力,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设备维护和技术支持,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推动服务业务收入增长。​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应对​

AI 驱动的行业变革: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半导体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应用材料带来了机遇与挑战。AI 对存储容量、芯片复杂度的提升需求,促使芯片制造商加大对先进设备的投资。应用材料如何抓住这一趋势,推出更符合 AI 芯片制造需求的设备和解决方案,是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例如,公司是否会针对 AI 芯片制造过程中的特殊工艺要求,研发专用的刻蚀或薄膜沉积设备,以及在与 AI 芯片制造商的合作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都将影响市场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评估。​

行业周期波动应对:半导体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行业周期波动可能加剧。应用材料需要通过优化产品组合、拓展市场领域等方式来应对行业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在第三季度业绩中,公司在应对行业周期方面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效果将成为市场关注的要点。比如,公司是否加大了对新兴应用领域(如物联网、汽车电子等)的市场开拓力度,以及在行业下行阶段如何通过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来保持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应用材料 2025 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备受市场关注,其中中国市场业务动态、各业务板块表现以及公司对行业趋势的战略应对等方面,都将成为解读其业绩表现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看点。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将密切关注公司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以评估其在半导体设备市场的竞争力和长期投资价值。

此内容基于tiger AI及彭博数据生成,内容仅供参考。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