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AGI第一股!云知声正式登陆港交所
刚刚,AI江湖再添一把火!
6月30日,云知声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AGI第一股”。
回溯过往,2020年11月,云知声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科创板“AI语音第一股”,但最终主动撤回了申请。2023年6月,云知声再度发力,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转战港股IPO。历经五年的不懈冲刺,如今云知声终于成功叩开港交所的大门。
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开资料显示,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AGI技术产业化的先驱之一。在AI行业的浪潮中,云知声始终走在前列,从语音交互开拓期到如今的AGI时代领航期,其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地推动着AI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在2012-2014年的语音交互开拓期,云知声敏锐捕捉到语音交互的变革机遇,率先将深度神经网络(DNN)应用于商业语音识别系统,并围绕其构建了国内首个永久免费的语音平台,将中文语音识别准确率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
云知声在这一阶段的技术创新成果,也收获了市场层面的积极反馈,其与乐视超级电视、微信、中国移动等行业巨头达成合作,其技术日均调用量达到百万级规模,这充分验证了“云端结合”架构的商业可行性。
随着AI产业进入场景探索阶段,2014-2018年,云知声前瞻性地启动芯片自研。彼时,纯粹依赖云端,存在延迟高、隐私差等痛点,云知声推出国内首批物联网专用语音AI芯片“雨燕”,其唤醒延迟低于0.3秒,显著优于传统方案,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与此同时,云知声内部开始构建UniCore深度学习框架,整合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多模态能力,为公司的技术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中国AI产业强调价值落地。在此背景下,云知声选择医疗和物联作为突破口,深耕垂直行业。这一时期,云知声的技术底座持续强化,Atlas智算平台算力扩容至100 PFLOPS;知识图谱构建工具完成10万级医学实体关系梳理;边缘计算框架支持毫秒级实时推理,这些技术沉淀为后续的AGI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自2023年至今,中国AI进入深度赋能新阶段,云知声也迎来AGI时代领航期。公司于2023年发布了600亿参数山海大模型,堪称其技术实力的核心体现。该模型采用“通用知识 垂直场景”的双轮优化策略,既具备广泛的知识覆盖能力,又能针对特定垂直场景进行深度优化。在多项评测中,山海大模型表现优异,其医学问答能力更是超越GPT-4,充分展现了云知声强大的技术实力。
如今,云知声已形成以中央技术平台云知大脑为核心,基于其中的山海大模型及系列AI组件开发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体系,集成芯片、边缘SDK、公有和私有云部署等多种交付和部署方式,为日常生活和医疗场景提供AI解决方案和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收入计,云知声为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具体市场份额为0.6%。
三年亏12亿,却卖出7330万颗AI芯片
自成立以来,云知声一直在不断探索AI模型在广泛的商业应用场景中的潜力。但商业化征途,挑战犹存。
从业绩表现来看,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2022年至2024年,云知声的营收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9.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这无疑彰显了公司在市场拓展和业务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效。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同期,其净亏损分别达3.75亿元、3.76亿元、4.54亿元,累计亏损总额达到了12.05亿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在盈利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云知声的营业收入主要源自智慧生活与智慧医疗两大业务板块,其中智慧生活业务为其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而日常生活场景的主要产品为基于公有云的AI能力API、定制自由AI技术服务平台、AI模型嵌入式芯片、物联网硬件模组。2022年2024年间,其分别向开发者和客户销售1280万颗、2450万颗、3600万颗AI芯片。
此外,从日常生活领域的产品具体占比来看,AI芯片的收入占比最高,2022年至2024年收入为0.46亿元、0.67亿元、0.76亿元,占同年日常生活领域产品总收入的49.1%、64.6%、65.2%。
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企业,云知声在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2022年至2024年,其研发开支分别为2.87亿元、2.86亿元和3.70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47.8%、39.4%和39.4%。
如此高昂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对“山海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探索与投入,也成为了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尽管经过调整后,净亏损率有所收窄,但截至目前,云知声仍未探寻出一条清晰明确的盈利路径,未来的盈利之路依然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
潜力凸显,百亿级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近年来,随着智能语音技术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各行业对智能语音技术的应用需求步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其为智能语音行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推动AI语音市场规模呈现出稳健且持续扩大的良好发展态势。
根据QYResearch的统计及预测,2023年全球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6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41.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1.4%(2024-2030)。
另外,在中国市场,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同样也在不断攀升。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达到382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大约达到469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563亿元。
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的宏观背景下,智能语音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多样化且头部集中的特点,既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激烈竞争,也有中小企业在特定领域的异军突起,共同推动着行业的创新发展。
而此次云知声的上市,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AI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概念走向应用的全过程。相信在未来,云知声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在AI的广阔天地中开疆拓土,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