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厦门)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展览会
2021第二届中国(厦门)应急管理及产业发展论坛
第二届中国(厦门)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展览会
展会主题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 科学管理、智慧应急
一、展览时间安排
布展时间:2021年6月4~5日 8:30-17:00
展出时间:2021年6月5~7日 9:00-17:00
二、展览地点
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B3/B4馆
会议论坛
2021第二届中国(厦门)应急管理及产业发展论坛
论坛时间::2021年6月5日-6日
备注:议题和出席嘉宾将根据实际情况以官网公布为准。
2021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活动
◆防灾减灾图片展:展示建国以来我国防灾减灾相关内容图片等。
◆应急科普宣教: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以及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心理素质和应急素养,对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实现主动防灾、科学避灾、有效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展会亮点
本届大会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科学管理、智慧应急”为主题,重点围绕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应急管理能力、 加速安全应急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加速安全应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新动能。共同探讨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圈的辐射面和厦门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引领示范的区位优势和作用,探讨构建城市群的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及产业对接融合等内容及服务“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国际交流合作。
◆专业性强:以安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为主题,针对性强、目标明确;
◆办展规格高: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支持、联合国内外行业权威专家、商协会等协力共办;
◆政策支撑:结合当下形式发展,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对发展安全应急产业的重要性政策不断***;
◆区位优势明显:毗邻浙粤赣及港澳台地区,影响辐射到海峡西岸经济圈、东南亚及海上丝路沿线国家;
◆产品实操演练:为专业客商定制专场演练,实操设备品质性能和救援技术服务等内容;
◆服务对接:组建专业观众邀请团队,按展商所需主邀技术开发、产品购买、政府部门等人士到场观摩学习及商务采购,保障观众数量和质量;
◆权威发布:展会信息由权威媒体的发布并做系列跟踪报道,提高展会影响力;
◆国际性:联合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驻厦领事馆及其它驻华使馆协同办展办会及产品采购;
◆特区优势:依托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发挥特区的引领示范作用为经济民生服务;
◆国际会展名城:具备良好的城市***度、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便捷发达的交通网络、完善的会展设施、优良保障服务等。举办过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国际投资论坛、世界投资论坛、海峡论坛、APEC海洋部长会议等重要活动。
◆多地联展:联合国内外(长春/成都/韩国/日本)安全应急专业展主办方,形成战略合作联盟。1 N的形式,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平台,为广大客商抢占市场先机,得到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品牌宣传渠道。
产品采购及产业对接
◆现场采购会:联合各用户业主单位,现场采购签约;
◆投融资对接:为企业发展提供多项孵化及投融资服务;
◆产业对接和招商引资:联合20个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及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参与对接;
◆商务考察:精准对接,组委会定制不同的商务考察路线,提前预约报名参与。
配套活动
◆设公益宣传展区,邀请***专家对各类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知识现场演示;
◆应急救援知识技能大赛(欢迎专业人士和队伍报名参与);
◆ “***美应急人之夜”感恩公益晚会(欢迎企业提供节目赞助)。
参展手续
1、参展单位详细填写好《参展合同表》并加盖公章,邮寄或传真至组委会;
2.报名后,参展单位必须在7日内将参展费用汇入组委会指定帐户;
3.展位安排以“先申请、先付款,先安排”为原则,组委会有权对少量展位予以调整;
4.参展单位代表住宿及展品运输,组委会将另行通知。
参展费用
展位收费:
企业类型 标准展位(9m2) 光地(36 m2起租)
国内企业 8500元/个 850元/m2
国外企业 2000美元/个 200美元/m2
注:标准展位(3M*3M)含楣板一块、射灯两盏、洽谈桌一张、椅子两把、一个纸篓、可容220V/5A电源插座一个,订光地的展商自行负责展位布置的所需费用并需向展览馆缴纳特装管理费(详见《参展商手册》)。
增值服务
1、战略合作:多种合作方案,另行向组委会索取。
2、技术交流会:(第1小时)3800元/场,每增加1小时加收1000元,参会单位均可申请举办,主题自定。
3、其他:现场广告/活动支持/物品捐赠等...
专业客商邀约
1、政府部门:应急厅/局、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煤监局、地震局、气象局、海洋局、自然资源厅/局、安监局、中毒控制中心、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科技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民用航空局、铁路局(应急管理办公室)、能源局、民政部、交通运输部、海上搜救中心、救助打捞局、防汛抗旱办公室、人民防空办公室、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海洋局、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军委后勤保障部、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央及各地救灾物资储备库等相关职能部门。
2、军民融合相关: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兵器、舰船、雷达、电子、核工业等各军工企事业单位、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内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
3、地方政府:各省/市(县)经信委(局)/国防办、工信局、应急产业园区、招商局(投促局)、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基地等。
4、企事业单位:各企/事业生产经营单位、国有控股企业、大型集团企业组织参展参观。
5、行业协会:应急协会、安全生产协会、防灾协会、消防协会、灾害防御协会、无人机产业协会、中华保全协会(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救援协会等行业相关协会。
6、救援队伍: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多省)、中安救援、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红十字救援、蓝天救援、中国国际救援队、曙光救援队以及全国各地其它应急救援队伍。
7、国际机构:驻华各国使馆商务处、领事馆以及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灾害管理机构和民用航空应急救援联盟、亚洲灾害预防中心、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日本)、亚洲防灾中心、ICRC、UNISDR等。
8、其它:科研/生产/设计单位和用户,建设施工单位、工程商、代理经销商,房产开发商、物业、机场、石油化工、造船、矿山、电力、建筑设计院等。
展会推广
组委会观众组织部门,整合资源通过报刊杂志/新媒体/新闻发布会/大数据/人员地推/户外广告/电视广播媒体/网络媒体等多方面,力邀专业客商到场观展参会,确保展商参展参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