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手机二代怎么样_格力手机2代跑分
1.小米4比3多了什么
2.红米测
3.请问:空气能热泵和空调的构造到底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雷军说小米是互联网公司
5.小米属于互联网企业?
小米4算是我第三台小米机器了,用过M1、2A,所以我对MIUI非常熟悉。拿到手后第一时间刷了MIUI6。所以就先说系统方面,其实MIUI6相比V5功能上变得并不是很多,但是UI的设计真的是漂亮了很多。而且有几个功能很不错,我很喜欢。比较如果应用有通知,可以直接双击点出通知等等。
第一、发热和续航。再说大家比较关心的发热和续航,发热的话我觉得还好,还可以接受,毕竟骁01这么牛的处理器。相比其他同类型的旗舰机也都差不多,所以发热不用纠结。续航呢,跟小米2A相比,我觉得好太多了。起码中度使用一天肯定没有问题。
第二、照相。照相呢,我觉得手机这几年发展的真不错,我自己也有佳能60D,虽然不是专业人士吧,但是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相机日常使用很不错,比我室友的三星S4好,比如我们都在拍老师的PPT,他S4成片的效果没有M4好。所以日常使用很不错。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我个人觉得是优化的不够好,比如如果光的环境比较复杂,会出现对焦不准,跑焦现象;夜景的噪点很高;魔术对焦功能等很多功能在MIUI6里消失了等,希望优化速度加快一些。
第三、屏幕。屏幕我觉得小米4做得很不错,我也没有专业的工具测试,只是主管上觉得看起来很舒服,确实不比IP5S差。
第四、红外线。我不叫小米遥控器是因为有一款软件比小米遥控器做得好很多。遥控精灵,需要的同学下一下试试。红外真的很有用,就比如说我们学校的教室是格力的中央空调,但是教室里没有遥控器,小米这个时候就发挥作用了。
上面一些主要是我认为的一些优点,当然优点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外放音量还算不错,信号还可以等等。下面主要是缺点
外观和耐磨性。白色米4的外观我觉得还不错。5寸屏刚刚好,那个金属的亮边一点没有割手的感觉,但是真的真的很容易沾指纹。对于MI4的外观,不得不说,是我觉得小米4最不好的地方。1.白色机器黑边真的很粗很粗(虽然可能不到1mm),很影响美观。2.这个边框也太不耐磨了,亮边已经有好几处划痕了。很难想象一年下来会是什么样,也不知道后期能不能买到边框,或者小米提供有偿更换服务。3.后盖虽然很漂亮,但是很滑,有一种手机要掉的感觉,另外同样已经有一些划痕了。
不支持4G,我相信大部分人买一部手机,最少要用一年吧。而2014年下半年到15年这一年的时间,肯定会是4G发展的快速时期,然而当4G信号到你家门,你拿出一台小米公司2014年主打的旗舰机M4, 竟然不能使用4G,我觉得这真是………………很郁闷。或者说等到年底,M4联通4G版本上市了,同样1999的价格,对于我们这些帮M4打开市场,免费给身边的人提供样机的人,不得不说是一种伤害,这种感觉我想大家都懂,这也是我想要吐槽的。别说3G已经够了,不需要4G什么的,对科技的追求永远不能说够,这本身就应该是小米极客精神的一种。
最后综合来说,如果你想要近期换一部手机,大概2000元左右,你对手机综合性要求很高,对系统稳定性要求很高或者你又习惯了MIUI,或者说你不喜欢太折腾手机(我一直觉得小米是这样一种手机,既可以适合大部分人用,也适合发烧友折腾,各种刷机玩机),又能接受黑边和不支持4G,用的时候能爱惜一点,保护好机器,那么小米4一定适合你。
小米4比3多了什么
小米当选择要做手机的时候肯定要找一个行业相关的公司来抱大腿,所以小米和高通结缘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高通投资小米也奠定高通在移动芯片界的地位,要知道早期可并不是高通一家独大,还有德州仪器、英伟达等芯片厂商,而高通今天之所以知名度这么高有很大成分上就是小米“商业互吹”的好,基本上发布会上都有吹一波高通,聊一聊跑分,当然了高通也确实厉害!高通投资小米之后调性基本上就决定了,为发烧而生,主打手机高性能,高通刚开始投资小米也算是风投了,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小米就这样火了,还把高通处理器带火了,小米曾经几年都是国内的出货量榜首,小米的不服跑跑分,那几年也让手机圈掀起了跑分潮流,其它好几个互联网品牌也都是清一色用的高通处理器,也都在秀跑分,仔细想一想这背后的赢家都是高通啊!高通虽然是做移动芯片的,但是在此前一直是没有直接的厂商对高通如此“钟爱”的,高通投资小米也是想在硬件层面上有一些话语权,无疑这一步棋是成功的,现在国内的手机厂商基本上都是高通的忠实用户了,当然了华为除外,就连联发科大户OPPO、VIVO、魅族都相继投入了高通的怀抱,这里面都可以说有小米的一份功劳,不过都源于高通的好运投资啊,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红米测
小米公司在7月22日正式发布旗下新旗舰小米手机4,和以往的主打顶级配置不同,这次小米4并没有表现出压倒性的性能优势,而是在保持高端性能水准下提升其他的用户体验。首次加入不锈钢边框设计也让小米4让人眼前一亮,它的实际使用体验如何呢?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评测:
作为小米的新旗舰,小米4和小米3之间的硬件规格有什么不同呢?来看看以下的对比:
小米3、小米4联通版规格对比表QQ截图20140724113953
从硬件规格来看,小米4联通版相对于小米3联通版在硬件方面有几个改进,首先在CPU频率上,小米4比小米3高200MHz,在瞬间性能上会有一定的优势。两者同属于骁01系列,GPU频率相同。而小米4用了3G Ram,达到现在旗舰机的主流水准。而闪存方面则升级至eMMC5.0,这对日常的存储性能会有较大的改善。在摄像头上小米4同样改进较大,虽然后置摄像头同是1300万像素,但是小米4使用的是索尼堆栈式第二代IMX214的传感器,搭配6P镜片,光圈达到F1.8。前置摄像头从500像素增加到800万像素,用索尼IMX219背照式传感器,5P镜片,光圈同样达到F1.8,总体规格相对小米3有比较大的提升。即便如此,小米4依然没有使用上大家所期待的骁05或者Tegra K1,在性能上面对竞争对手似乎没有什么压倒性优势。
外形
小米4在外形上可谓和前几作都大相径庭,金属中框的加入让它看起来多了一分科技感。小米4的屏幕虽然在规格上和小米3一样,但是屏幕面板和触屏技术都有改善,在熄屏状态下显得非常黑,屏幕边框并不明显▼nEO_IMG_IMG_0474
小米4用了超窄边框设计,单手握持起来比其他5英寸的手机要轻松▼nEO_IMG_IMG_0481
听筒用凹槽设计,这样会有听筒积尘的隐患。听筒左侧是传感器,右侧是8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小米4的前置摄像头用了IMX219传感器,高达F1.8的大光圈,参数很强▼nEO_IMG_IMG_0488
屏幕下方依然有三个触控键,分别是菜单、home键以及返回,按键下方有一颗呼吸灯▼nEO_IMG_IMG_0493
按键带有微弱的白色背光,菜单中可以选择关闭▼nEO_IMG_IMG_0495
led呼吸灯,尺寸比较小▼nEO_IMG_P7221041
小米4背后用了光栅后盖和内膜转印技术,质感比一般的塑料材质更出众▼nEO_IMG_IMG_0453
后盖外层是磨砂质地的表面,仔细看里层透出的是小方格纹路,视觉效果比较特别▼nEO_IMG_P7221013
后置摄像头用了索尼IMX214传感器,6P镜片,F1.8大光圈,配有一颗led补光灯▼nEO_IMG_IMG_0461
摄像头略有突起,几乎可以忽略▼nEO_IMG_P7221011
下方有品牌logo,WCDMA手机等标示▼nEO_IMG_IMG_0472
和小米3不同,小米4的后盖是带有弧度的,这样握持起来可以更贴合手掌▼nEO_IMG_IMG_0505
小米4顶部是一个3.5mm耳机接口以及红外传感器▼nEO_IMG_P7221030
底部是扬声器以及micro-USB接口,可以看到由于金属边框的原因,手机顶部和底部都有隔断条▼nEO_IMG_P722
手机右侧是音量键和电源键▼nEO_IMG_P7221025
手机左侧是卡槽,整个边框的工艺都较为出色,唯一要挑剔的就是卡槽和边框稍微不平▼nEO_IMG_P7221009
使用自带的卡针可以顶出卡槽,卡槽也是金属材质的,使用micro-SIM卡▼nEO_IMG_P7221035
边框上的斜面用了镜面工艺,按照经验,这种镜面工艺是比较容易刮花的▼nEO_IMG_P7221029
背部边角的工艺▼nEO_IMG_IMG_0516
屏幕显示
nEO_IMG_IMG_0509
小米4使用了一块高色彩饱和度的IPS屏幕,面板由夏普/JDI制造,NTSC色域达到84%,而一般比较优秀的IPS手机屏幕也只有70%左右,这样的屏幕也给小米4带来更佳的色彩表现,我们以下放几张和米3的对比实拍:
从这张实拍来看,小米4显示的肤色明显偏红,而小米3的就偏黄,两者都有失真,小米4的会稍微更讨好眼球(左小米4,右小米3)▼
nEO_IMG_P7241051
以下两张实拍比较好地展示小米CEO雷军在发布会时形容小米4屏幕的“红的更红,蓝的更蓝”,小米4屏幕高饱和度的特点一览无遗(左小米4,右小米3)▼
nEO_IMG_P7241053
nEO_IMG_P7241054
白色显示,相信已经高下立判了,小米4的白色明显更加纯,而小米3则发黄,底部还发黑(左小米4,右小米3)▼
nEO_IMG_P7241056
另外我们通过另外一个例子表现小米4的屏幕颜色表现,我们在显示同一张照片时,小米4的屏幕要明显比PC(华硕PB238Q,IPS面板)显示得更鲜艳,饱和度更高▼nEO_IMG_IMG_20140723_230950
所以小米4的用户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景:在自己手机上查看的照片色彩鲜艳,但是放到电脑或者其他手机上看,立即感觉颜色暗淡了不少。
从以上对比测试来看,小米4在色彩表现方面的确比上代产品优秀不少,屏幕综合素质相当高。不过较为艳丽的色彩风格对于刚上手的用户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UI和系统
小米4用的是MIUI V5,并没有使用大家很期待的MIUI V6,但是相对于小米3依然有一些功能的改进:
从系统启动器上小米4和以往的小米产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增添了几张纯色的壁纸▼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4-00-58-50
查看系统信息,在截稿前小米4的MIUI最新版本是4.7.22,基于Android 4.4.3,内核3.4.0▼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3-02-39-21
由于MIUI V5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几个特别的功能:
自动识别、骚扰、钓鱼等电话▼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4-02-30-23
拨打运营商等电话的时候,甚至可以显示语音命令的菜单▼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3-02-51-09
由于小米4新增了红外传感器,所以它也和很多高端手机一样,带有遥控功能,以下是小米遥控器的截图,添加新电器▼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4-00-56-26
选择电器的品牌的时候显示各个电器的品牌logo,比较直观▼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4-00-56-32
我们这里使用格力空调做适配,可以调节温度、工作模式等简单操作▼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4-00-57-28
性能测试
我们拿到的是16G版的小米4,实际可用容量超过12G▼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3-02-40-04
由于小米4使用了Android 4.4.3,所以GPU驱动比较新,版本号是V66▼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3-02-40-09
整机Ram容量达到3G,开机可用超过2G▼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3-02-40-22
在小米4发布的时候省略了小米手机的“传统环节”——跑分,我们这里也为大家揭露一下小米4的性能。实际上MSM8X74AC的性能大家都已经有底了,剩下的就是看看各家的优化水准如何,其他不多说了,先来让大家都“服”的安兔兔,V4.5版安兔兔中跑了超过36000分,成绩不算很抢眼,只比小米3联通版稍高▼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2-22-48-43
GPU分数超过了9000,也是个比较正常的分数▼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2-22-48-53
换到最新的安兔兔V5 Alpha2版,由于GPU分数的大幅提升以及对单核性能的重视,骁01系列处理器的分数将会大幅度提升,小米4也不例外,总分超过44000,虽然不算十分高,不过也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2-23-58-06
图形分超过14000▼
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2-23-58-11
接下来我们再来测一下别的跑分,圆周率,测试的是CPU的浮点性能,小米4的表现不错,仅用时27秒不到就完成了一千万位的运算▼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3-22-45-40
网页jascript测试Sunspider 1.0.2,测试CPU单核运算性能,使用Chrome beta浏览器,最终成绩在710ms,也符合我们队MSM8X74AC的性能预期▼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3-10-39-05
RAR压缩测试,测得速度达到1262KB/s,这和其他骁00/801的手机区别不大▼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3-01-18-49
A1 SD Bench,测试eMMC闪存的读写速度,RAM的速度,小米4使用了eMMC 5.0标准的芯片,所以在闪存读取方面成绩较好,超过了220MB/s,写入成绩则中规中矩,在55MB/s左右。而小米4最惊人的是RAM拷贝的测试,竟然超过了10000MB/s,这也是我们测过的手机里面最高的▼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3-01-59-17
A1 SD Bench对比图:QQ截图20140723225457
由于eMMC 5.0的加入,小米4的读写速度比一般手机的eMMC 4.5更快,尤其读取速度更是达到很高的水准,相对于一些tf卡来说更是大幅度领先。
GPU图形性能测试GFXBench 3.0,曼哈顿场景离屏11.6帧,霸王龙场景离屏27.7帧,和其他骁01的手机处于同一水准▼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3-03-10-26
3DMark,超过两万分也是个不错的分数▼nEO_IMG_Screenshot_2014-07-23-23-49-42
图形测试帧数对比图:
图中红色柱形即为小米4的帧数,从对比图来看,除了Tegra K1和骁05这两个不可战胜的“次世代”的对手,小米4的帧数都可谓力压群雄,应付1080P的大型游戏也游刃有余。
从以上测试来看,小米4的理论测试性能并不算很出众。其中闪光点是A1 SD Bench中的RAM Copy速度,竟然达到了10000MB/s的水准,看来小米4在内存方面比较给力。而在其他测试中,作为一款搭载MSM8274AC的手机,小米4的性能表现是符合我们预期的,也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但是这种级别距离极致性能还有些距离。在截稿前,CPU性能最强的手机出自三星Galaxy S5(Exynos 5422),而GPU最强的手机是来自三星Galaxy S5 Broadband LTE-A(骁05),小米想坐上性能第一的宝座了,恐怕要等到下一款旗舰发布了。
拍照
小米4后置摄像头虽然依然保持在1300万像素的水准,不过它的传感器升级到了索尼最新的IMX214,同时使用了6P镜片,光圈也达到F1.8,实际拍照效果如何?我们这里也展示一些样张:
室外微距(点击可查看大图)▼
nEO_IMG_IMG_20140723_165804
细节表现良好,但是颜色不够鲜活,但是这种风格的颜色配合小米4本身的屏幕显示则会显得偏艳丽。
室内成像(点击可查看大图)▼
nEO_IMG_IMG_20140722_211529
夜景(点击可查看大图)▼
nEO_IMG_IMG_20140722_215803
nEO_IMG_IMG_20140722_220120
夜景的解析力一般,由于自动档下夜景的ISO会调的很高,所以噪点较大,炫光的控制也有待加强。
HDR(点击可查看大图)▼
nEO_IMG_IMG_20140723_105628
nEO_IMG_IMG_20140723_105626_HDR
大家可以对比上下两张照片的效果(分别是关闭和开启HDR),小米4的HDR效果还是很显著的,但是处理效果有点过于夸张,导致一些画面细节较严重失真,过渡不够自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4支持硬件实时HDR,开启以后拍摄HDR的成像速度会大幅度提升,几乎不用等待。
高动态闪光灯(点击可查看大图)▼
nEO_IMG_IMG_20140724_012532
关闭闪光灯▼
nEO_IMG_IMG_20140724_012546
正常补光灯▼
nEO_IMG_IMG_20140724_012710
从以上三张照片对比来看,小米4的高动态闪光灯的画面看起来会比正常闪光灯更加自然。它是通过合成关闭补光灯、开启补光灯两张照片的效果达成的。以上的例子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如果光线更充足的话效果会更加明显。
从实际拍照样张来看,小米4在日光成像方面清晰度让人满意,但是笔者怀疑在相机调教时由于要照顾屏幕高饱和度的特点,相机反而刻意调低色彩饱和度。这样会使照片在小米4上显示时颜色会比较平衡,而同一张照片到其他设备上查看却显得色彩饱和度偏低。而夜景上,IMX214加上大光圈镜头的组合让小米4的夜景在画面亮度上有了保证,但是夜景的算法和抗炫光的表现还有待提升。
总结
从这次上手评测的情况来看,小米4的表现还是让人刮目相看的。比以往更出色的做工和机身设计,可观的性能提升,都让小米的这台新旗舰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小米4用了新的屏幕面板以及相机模组,硬件的升级带来的好处有目共睹,但在屏幕调色和相机优化方面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而SoC、Ram、eMMC等基础性能上,小米4的配置也达到现今的高端水平,相信在整机的流畅度和响应速度方面都不会让大家失望。此外,对于现阶段的小米4来说,不支持4G让不少用户都感到失望,毕竟移动4G已经商用,联通和电信4G也已经在不少城市中开始试用,而第一批的小米4支持的是WCDMA和GSM网络。相对于小米3来说,小米4在各方面的提升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去掉一颗led补光灯以及NFC模块的缺失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两者500元的差价换来的是更出色的机身设计、用料,全面提升的性能,就笔者个人来说还是比较推荐购买小米4。
关于小米4的更多测试,请关注我们接下来的详细评测。nEO_IMG_IMG_0540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请问:空气能热泵和空调的构造到底有什么不同?
红米9 配备6.53 吋FHD LCD 水滴萤幕。机背用塑胶材质,小编今次借到的是「晚霞紫」版本,用了同心圆的花纹,配上凹凸纹理达到防滑的效果。后置指纹识别器放置在镜头下方,而相机模组设计参考了同系红米Note 8 Pro 。顶部继续配有红外遥控器,而底部则有3.5mm 耳机孔、扬声器、收声咪和Type-C 插口。作为入门机红米9 也是支援真.三卡。整部手机都很明显有「好胶」的感觉,但在百元机的角度来说,塑胶质地反而会令用家放心粗用手机吧。
▲手机配色有碳纤灰、晚霞紫和海洋绿三个选择
配合Helio G80 五千大电有什么表现?红米9 性能测试
红米9用了MTK Helio G80处理器,而这颗处理器其实就是使用在红米Note 9的Helio G85的GPU减频版。而手机也配备了3GB RAM 32GB ROM,支援512GB micoSD记忆卡。在开机后内存只剩下15GB左右的空间,用家就要考虑一下15GB够不够下载应用、等等的档案了。
根据://ePrice.HK的效能评测标准,手机安兔兔的得分为186103分,比使用Helio G85的红米Note 9低两万,并稍高于使用S665的vivo Y50 (193169分)。而在AndroBench随机读写分数方面,红米9的随机读写速度只有48.03MB/s和68.19MB/s,比同样是入门机的vivo Y15 2020和三星Galaxy A21s低,代表在日常使用体验中,读取零散档案操作,例如看FB,开相簿,查阅Whats媒体信息等操作时,红米9的表现会比上述两部手机差。
可能你认为作为入门机,手机的CPU 和ROM 都不重要,但是关乎续航的电池就很重要了。红米9 跟红米Note 9 系列一样同样配备了5020mAh 的大电池,虽然手机支援QC3.0 18W 快充,但跟机只有10W (5V2A) 的充电器。在GeekBench 4 的电池测试中,红米9 的分数仅得6530 分,比使用S665 的vivo Y50 和使用Exynos 850 的三星Galaxy A21s 差,由于S665 是使用11nm 制程而Exynos 850 更是使用了8nm 制程,相反Helio G80 只是使用了12nm 制程,所以红米9 的电池利用效率比上述两部手机差。
红米9 四摄镜头快试
红米9虽然作为百元机,但也配备了后置四镜头,继续是老是常出现的「广角13MP 超广角8MP 微距5MP 景深2MP」组合。镜头组合基本上和红米Note 9 Pro一样,只是64MP的主镜头换成13MP。但是相机中只有人像模式、微距模式和专业模式,夜景模式就欠奉了,不过百元机,拍得到照就已经满意。
总结
红米9 配备了5000mAh 的大电池,还支持NFC,基本上以$999 的价钱来说夫复何求呢,但是作为大电机,以及小米一直以来的省电机制来看,今次红米9 的续航就真的稍为逊色。但注意红米9 的对手最少都贵它约五百元,所以手机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不过买家就要注意手机只有32GB,除非只是用来发讯息,否则内存也有可能容易爆满。
为什么雷军说小米是互联网公司
空调用的是低温压缩机,因为他不需要制热到很高的温度,空气能一般用中温或者高温压缩机。一般为了化霜,要求压缩机既可以制冷,又可以制热到比较高的温度。虽然空气能的水温不高,压缩机内部的温度可是非常高的。这样又是不少钱。好点的牌子会选择热泵专用压缩机,压缩机厂家专门为热泵生产的,贵出来一些也是必须的。
构造方面,空调是一个外机,加一个室内机,室内机卧式的挺便宜的,立式稍微贵点。但是这两个东西都比不上空气能的水箱贵。空气能大部分是选用承压水箱,光这个玩意造价就比较高了。你可以了解一下,太阳能也一样的,承压水箱和不承压水箱价格差很大。
至于数据指标,空调有能效比的说法,就是制冷量除以功率。能效比越高,性能越优异。注意,能效比是比例值,只和机子的效率有关。空气能也有一个能效比,制热量除以功率。能效比也是越高越好。能效比高,说明同样用这么多电,大家得出的热量不同,工作的时间也不一样。
小米属于互联网企业?
在世人眼中,小米是一个手机公司。说破了天去,也就是家IT硬件企业。
论理,其他的手机制造企业,连IT厂商的边都不算,给小米一个IT企业的定性,主要还是看着雷军出身金山和投资了多个IT企业的面子。
一切因为22日,小米宣布获得新的融资而让世人逐步看清小米的正面目。
之前,据媒体报道,小米已经进行了几轮融资。2010年底,小米公司完成A轮融资,金额4100万美元,投资方为Morningside、启明和IDG,估值2.5亿美元;2011年12月,小米公司完成新一轮9000万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启明、IDG、顺为基金、淡马锡、高通、Morningside;2012年6月底,小米公司宣布,成功融资2.16亿美元,估值4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俄罗斯DST。
而此次融资,据相关投行人士称,由DST独家投资,投资过程中小米没有与任何其他投资方接触。相关负责人说,如果经过其他投资竞价,此轮投资的估值会更高。
不仅仅此轮投资体现出了再次加码的DST对小米的信心,更为关键的是小米有了中国互联网百亿俱乐部的门票。
值得注意的是,在百亿俱乐部老三家TAB(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垄断中国互联网多年以后,在8月底,奇虎360和网易的股价逼近80美元,总市值都接近百亿美元,加上小米,则百亿俱乐部一下子就多了3个准会员。所不同的是,大多数人都一直没把小米当做过互联网公司。
其实,小米潜伏的很深。短短3年时间,它已经完成了互联网的基本布局。
明面上,小米以手机成名。据Flurry统计,2013年前6个月,小米市场份额跃居第三,位于两大巨头苹果和三星之后。8月份,小米发布了799元的红米手机,首轮10万部一抢而空后,第二轮10万部再度发布。
但仅仅靠卖手机,小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年时间里就发展成百亿企业。
暗面上,小米通过短短3年的时间里,构筑了手机、MIUI、米聊的移动“三驾马车”。这是一个围绕着小米手机的小米生态系统。雷军此前多次强调,小米不只是一家智能手机厂商,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他说,移动手机只是一个载体,就像“微软曾经在把Windows操作系统刻在CD上、放在盒子里卖”,但并不是说“微软是一家做纸盒子的公司”。言下之意,雷军说的正是小米的生态系统。小米基于安卓深度定制了自己的MIUI系统,生态系统就是指围绕它而打造的一个庞大移动互联网平台。
而恰恰是其悄然布局成型的生态系统,才使得小米的百亿估值不至于变成互联网泡沫。
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高端市场被三星、苹果所把持,中低端市场被华为、中兴、联想、酷派等几大国内厂商所占据。作为后来者的小米,靠的其实就是用高端机的品质卖价的价格战。
这个策略,中国企业在多年来一直在运用。彩电企业用过,当年长虹、TCL就是靠价格战战胜了国外品牌;空调企业用过,当年的格力、海尔等就是靠“便宜”2字拿下了国内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手机企业也用过,众多国产手机用各种山寨机、千元机和诺基亚、三星血拼。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结果,即在价格战抵抗了外敌之后,立刻和自己人玩上了价格战,表面上消费者收益良多,但实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国内厂商在价格战中虚耗了实力,很快就在之后的颠覆式产品变革中败下阵来。
小米如果不布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它就会重蹈前辈的覆辙。
“移动手机只是一个载体,小米公司的具体业务是附着于这个硬件,而凌驾于互联网这个平台。换言之,小米所做的事是基于互联网这个平台的。”雷军的前不久对媒体的表态,也就有了切切实实现实的渴求。
为了实现这个,靠的不是小米这三年的发展,而是雷军自身的,一个“旧金山”为其缔造的优势。
所谓“旧金山”,指的是从金山公司出来闯世界的一群人。有媒体如此描述雷军和他的小米的布局:“它的产品,硬件团队来自摩托罗拉的班底,软件研发则有金山谷歌腾讯的老兵,都是雷军多年积累的人脉;它的价格,在跑分软件安兔兔的数字衬托下,是极具性价比;它的渠道,有通信运营商,有雷军投资的凡客等电商,也有与金山关系密切的巨头腾讯;它的推销,不乏限量发货等手法,不愁凡客、YY、UCWeb等雷军系公司老板站台,也少不了驱动之家等专业IT媒体的宣传造势。”
再大的布局优势,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向。估值百亿的小米接下来该如何扩大优势而不是扩大泡沫。
雨果·巴拉加盟小米,绝不仅仅是时间上碰巧撞上了小米成功融资,更不是因为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与同为谷歌员工的巴拉前女友的新关系这样的新闻导致巴拉的出走。
据媒体报道,前谷歌安卓产品开发副总裁雨果?巴拉将负责管理小米的国际业务拓展部门。
而从巴拉的履历上看,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小米的下一步战略。他在巴西长大,并在那里接受了教育,随后来到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硕士学位。他2008年加盟谷歌,担任移动团队产品经理,之前还曾在语音识别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担任类似的职位。巴拉在谷歌任职的前三年在伦敦工作,后来调到加州山景城。
移动产品开发和针对安卓系统的全面优化将是巴拉在小米的初始任务,之后将是其全面推动小米国际化,以避免小米和国内同行们在一个锅里捞食,最终在价格战中逐步退下神坛。正如咨询公司BDA中国区董事长邓肯?克拉克所言,小米的问题在于:把小米当作小公司,但却又过大;当作大公司,但却又过小。克拉克认为,如果小米想要成为三星那样的大企业,那么就需要把眼光投向更多市场。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中国研究总监尼可?彭就表示,巴拉作为前谷歌Android高管,将能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小米拓展海外市场业务。他表示:“如果小米能做好这一点,那么该公司将会实现跨越性发展。”
然而,在全球化的初始阶段,小米依然还是靠价格优势进军,其所谓的互联网特征并不会在其全球化步伐的起步阶段有多大作为。根据IDC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内,价格低于250美元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达到49%,高于去年年初的31%。很显然,这一发展趋势的最大受益者将会是中国和印度的低价智能手机制造商。
问题在于,这一步从本质上和雷军的三驾马车目标是有阶段性冲突的。
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降低,世界工厂的地位不可避免的向其他第三世界移动,而小米的价格优势之中,有太多的核心硬件来自日韩厂商,其价格的脖子必然被他人所遏制,而在互联网平台上,小米的软件和服务并不见得比联想、360更高明,更不能和腾讯、百度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比拼。更遑论和国外厂商决战于自己不熟悉的市场了。
正在逐步失去价格优势,又在软硬件和服务上没有核心优势的小米,光靠百亿的估值和一个外国人,其中国第四互联网公司的招牌,还只能是纸面上的画饼,当不得真。
在世人眼中,小米是一个手机公司。说破了天去,也就是家IT硬件企业。
论理,其他的手机制造企业,连IT厂商的边都不算,给小米一个IT企业的定性,主要还是看着雷军出身金山和投资了多个IT企业的面子。
一切因为22日,小米宣布获得新的融资而让世人逐步看清小米的正面目。
之前,据媒体报道,小米已经进行了几轮融资。2010年底,小米公司完成A轮融资,金额4100万美元,投资方为Morningside、启明和IDG,估值2.5亿美元;2011年12月,小米公司完成新一轮9000万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启明、IDG、顺为基金、淡马锡、高通、Morningside;2012年6月底,小米公司宣布,成功融资2.16亿美元,估值4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俄罗斯DST。
而此次融资,据相关投行人士称,由DST独家投资,投资过程中小米没有与任何其他投资方接触。相关负责人说,如果经过其他投资竞价,此轮投资的估值会更高。
不仅仅此轮投资体现出了再次加码的DST对小米的信心,更为关键的是小米有了中国互联网百亿俱乐部的门票。
值得注意的是,在百亿俱乐部老三家TAB(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垄断中国互联网多年以后,在8月底,奇虎360和网易的股价逼近80美元,总市值都接近百亿美元,加上小米,则百亿俱乐部一下子就多了3个准会员。所不同的是,大多数人都一直没把小米当做过互联网公司。
其实,小米潜伏的很深。短短3年时间,它已经完成了互联网的基本布局。
明面上,小米以手机成名。据Flurry统计,2013年前6个月,小米市场份额跃居第三,位于两大巨头苹果和三星之后。8月份,小米发布了799元的红米手机,首轮10万部一抢而空后,第二轮10万部再度发布。
但仅仅靠卖手机,小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年时间里就发展成百亿企业。
暗面上,小米通过短短3年的时间里,构筑了手机、MIUI、米聊的移动“三驾马车”。这是一个围绕着小米手机的小米生态系统。雷军此前多次强调,小米不只是一家智能手机厂商,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他说,移动手机只是一个载体,就像“微软曾经在把Windows操作系统刻在CD上、放在盒子里卖”,但并不是说“微软是一家做纸盒子的公司”。言下之意,雷军说的正是小米的生态系统。小米基于安卓深度定制了自己的MIUI系统,生态系统就是指围绕它而打造的一个庞大移动互联网平台。
而恰恰是其悄然布局成型的生态系统,才使得小米的百亿估值不至于变成互联网泡沫。
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高端市场被三星、苹果所把持,中低端市场被华为、中兴、联想、酷派等几大国内厂商所占据。作为后来者的小米,靠的其实就是用高端机的品质卖价的价格战。
这个策略,中国企业在多年来一直在运用。彩电企业用过,当年长虹、TCL就是靠价格战战胜了国外品牌;空调企业用过,当年的格力、海尔等就是靠“便宜”2字拿下了国内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手机企业也用过,众多国产手机用各种山寨机、千元机和诺基亚、三星血拼。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结果,即在价格战抵抗了外敌之后,立刻和自己人玩上了价格战,表面上消费者收益良多,但实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国内厂商在价格战中虚耗了实力,很快就在之后的颠覆式产品变革中败下阵来。
小米如果不布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它就会重蹈前辈的覆辙。
“移动手机只是一个载体,小米公司的具体业务是附着于这个硬件,而凌驾于互联网这个平台。换言之,小米所做的事是基于互联网这个平台的。”雷军的前不久对媒体的表态,也就有了切切实实现实的渴求。
为了实现这个,靠的不是小米这三年的发展,而是雷军自身的,一个“旧金山”为其缔造的优势。
所谓“旧金山”,指的是从金山公司出来闯世界的一群人。有媒体如此描述雷军和他的小米的布局:“它的产品,硬件团队来自摩托罗拉的班底,软件研发则有金山谷歌腾讯的老兵,都是雷军多年积累的人脉;它的价格,在跑分软件安兔兔的数字衬托下,是极具性价比;它的渠道,有通信运营商,有雷军投资的凡客等电商,也有与金山关系密切的巨头腾讯;它的推销,不乏限量发货等手法,不愁凡客、YY、UCWeb等雷军系公司老板站台,也少不了驱动之家等专业IT媒体的宣传造势。”
再大的布局优势,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向。估值百亿的小米接下来该如何扩大优势而不是扩大泡沫。
雨果·巴拉加盟小米,绝不仅仅是时间上碰巧撞上了小米成功融资,更不是因为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与同为谷歌员工的巴拉前女友的新关系这样的新闻导致巴拉的出走。
据媒体报道,前谷歌安卓产品开发副总裁雨果?巴拉将负责管理小米的国际业务拓展部门。
而从巴拉的履历上看,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小米的下一步战略。他在巴西长大,并在那里接受了教育,随后来到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硕士学位。他2008年加盟谷歌,担任移动团队产品经理,之前还曾在语音识别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担任类似的职位。巴拉在谷歌任职的前三年在伦敦工作,后来调到加州山景城。
移动产品开发和针对安卓系统的全面优化将是巴拉在小米的初始任务,之后将是其全面推动小米国际化,以避免小米和国内同行们在一个锅里捞食,最终在价格战中逐步退下神坛。正如咨询公司BDA中国区董事长邓肯?克拉克所言,小米的问题在于:把小米当作小公司,但却又过大;当作大公司,但却又过小。克拉克认为,如果小米想要成为三星那样的大企业,那么就需要把眼光投向更多市场。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中国研究总监尼可?彭就表示,巴拉作为前谷歌Android高管,将能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小米拓展海外市场业务。他表示:“如果小米能做好这一点,那么该公司将会实现跨越性发展。”
然而,在全球化的初始阶段,小米依然还是靠价格优势进军,其所谓的互联网特征并不会在其全球化步伐的起步阶段有多大作为。根据IDC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内,价格低于250美元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达到49%,高于去年年初的31%。很显然,这一发展趋势的最大受益者将会是中国和印度的低价智能手机制造商。
问题在于,这一步从本质上和雷军的三驾马车目标是有阶段性冲突的。
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降低,世界工厂的地位不可避免的向其他第三世界移动,而小米的价格优势之中,有太多的核心硬件来自日韩厂商,其价格的脖子必然被他人所遏制,而在互联网平台上,小米的软件和服务并不见得比联想、360更高明,更不能和腾讯、百度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比拼。更遑论和国外厂商决战于自己不熟悉的市场了。
正在逐步失去价格优势,又在软硬件和服务上没有核心优势的小米,光靠百亿的估值和一个外国人,其中国第四互联网公司的招牌,还只能是纸面上的画饼,当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