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

网洋达海丨豫见“一带一路”③

人阅读 2023-10-20 19:08:01

大河财立方《极刻》第901期

编者按

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十年来,河南主动创新求变,突破内陆发展瓶颈,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发展,勇立开放前沿,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参与度、链接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10月17日起,大河财立方推出“豫见‘一带一路’”系列报道,展现河南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成绩,四条丝路如何助力豫企加速出海。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诗昂 文 朱哲 摄影】相比空中、陆上丝绸之路,河南“网上丝绸之路”更具创新基因。

比如,河南首创的“网购保税1210进口”监管服务模式,并在海内外复制推广,被世界贸易组织定为“中国方案”。

创新,推动河南跨境电商出口额不断攀升,从2014年的不足1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2209.2亿元。

“海上丝绸之路”,是河南努力破解地理限制的又一积极尝试。

通过推进内河航运建设,发展铁海联运、河海联运,河南不断提高通江达海能力。对于内陆省份而言,能够通江达海,就是扩大开放的一个重要资源。

放眼未来,河南表示,要努力实现“网上丝绸之路”创新突破,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

“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

河南跨境电商跨越式发展

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河南步履不停。从成效看,过去十年,中原大地上创新不断——

首创“网购保税1210”监管服务模式并在海内外复制推广,创新开展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率先探索“网购保税+线下自提”、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等模式……

就拿2022年4月正式启动的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业务来说,这是国家对跨境电商方式进口药品新渠道的积极探索,为国内消费者购买进口药品开辟了更便捷的新路径。

“消费者下单支付后几分钟内,药品就能完成通关,快递公司从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医药仓库内取货后,就能将药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上。”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业务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从“白纸一张”到构建起一套精密的监管体系,河南蹚出了一条跨境电商进口药品的“新路子”,拓展了药品进口“新渠道”。截至目前,已有惠德医药、利恒医药等6家年营业额超10亿元的药企入驻园区。

这是创新的成果。过去十年,河南加快推进郑州、洛阳、南阳、焦作、许昌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和郑州、洛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全省跨境电商备案企业超过4.6万家,数十家企业在4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仓206个,贸易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织起了一张链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云端大网”。

过去十年,越来越便捷的“网上丝绸之路”,带动河南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4年的不足1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2209.2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60%,实现跨越式发展。

努力实现“网上丝路”创新突破

制度创新成果在海内外复制推广同时,河南正着力完善产生生态释放更强发展动能。

目前,全省共有28家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和12家人才培训暨企业孵化平台;认定了12家省级海外仓示范企业;36家省级外综服企业为跨境电商出海提供“从0到1”的业务指导;院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同步进行,全省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增至19家;河南“单一窗口”平台通关能力提高到1000单/秒,构建起服务跨境电商进出口的数字“高速路”。

而河南依托“网上丝绸之路”,进口商品从最初的100余种增长到10万多种,惠及全国消费者,出口助推“河南制造”高效便捷走出国门,贸易商遍布世界,真正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经站在新的起点,正在开启新的征程。

大河财立方记者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接下来河南将努力实现“网上丝绸之路”的创新突破。

具体来看,包括全面评估并推动实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业务实质性运作,完善跨境电商进出口退换货管理;争取获批更多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布局建设一批双向贸易平台和海外仓;加强与国内电商领先地区对接合作,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发展“丝路电商”。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8日,在中国宣布的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提及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

而这,显然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机遇。

“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通达

千帆通江达海,内陆变前沿

百舸争流天津卫,千帆竞航下江南。

曾经,河南航运盛极一时。而今,通江达海工程,正从蓝图变为实景。

金秋十月,天蓝地阔。周口中心港,新添置的一套吊装设施格外显眼,最重680吨的起吊参数,让这座港口在内河港口航运吊装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回望来路,河南内河航运的再次起航,也不过短短十数年。

2005年,6艘货轮抵达周口港,断航数十年的沙颍河水运一朝恢复。而实现更快的发展,正是缘于“一带一路”。尽快融入国家水网,把周口港打造成内河国际港口,成为新的目标——

2013年,周口市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挂牌成立,成为当时我省唯一以内河港口为依托的新兴产业集聚区;

2017年4月,周口中心港正式投入运营;

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周口港列入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数据显示,目前,周口已建成运营规模性港口7个、千吨级泊位55个,拥有航运企业18家,省际运输船舶1800余艘,从业人员2万多人,相继开通了12条国内集装箱航线和8条国际集装箱航线。

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强服务、优生态、造港城。在周口,临港经济不断壮大。

中银综合产业园、保税物流中心、筑友智造建筑科技园、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生物发酵产品产业园、豫东LNG天然气储备中心、临港贸易中心、冷链物流智慧园区……重大项目纷纷在周口落子。

周口临港经济的大发展,是新时代河南通江达海的缩影。

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825公里,共建成码头泊位223个,淮河息县闾河口以下126公里、沙颍河平顶山以下273公里航道实现通江达海,可常年通行500至2000吨级船舶。

从运输成效看,2022年,河南内河航运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4万标箱,今年前8个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4万标箱,同比增长167%

“其时已至、其势将启”

发展内河航运,只是河南实现通江达海的途径之一。

不靠海的河南,通过发展河海联运、铁海联运,实现了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

目前,郑州、洛阳、驻马店、新乡、平顶山等市开通至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上海港、宁波港等沿海主要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业务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22个省市。

增长势头喜人——2022年,河南铁海联运班列完成集装箱运输18.9万标箱。今年前8个月,就已经实现对去年全年数据的反超,铁海联运已成为助力豫货出海的“快速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江淮运河实现通航,河南通江达海再添新通道。

作为全省唯一集约化运营管理省内陆港河港资产资源的省属重要骨干企业,中豫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金雷此前表示,9月21日与浙江海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务实开展深度合作,年底前实现周口出海航线通航,正在加快推进与上海港、招商局长航集团、连云港港、江西省港口集团、安徽港航集团对接展开合作,全面开启内河航运大合作、大发展历史新阶段。

而今年以来,已经新开通航线9条,中豫港务集团各港口合计开通27条集装箱航线(19条国内航线、8条国际航线),通过畅通出海通道,打造港口枢纽,开辟经济发展新赛道。

做大航运文章,做强枢纽经济,承载这一构想的是“11246”工程:港口吞吐量1亿吨以上;投资达1000亿元;高等级(三级)航道里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形成淮河、沙颍河、沱浍河、唐河4个主通道;建成周口港、信阳港、漯河港、平顶山港、南阳港、商丘港6个现代化港口。

“河南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将启。”金雷表示,中豫港务集团将加大航道港口建设、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全面融入长三角港口群,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再做新贡献。

责编:王时丹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