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40微米3D微纳机器人助力纳米医生梦想

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近期成功研发出一款新型3D微纳机器人,为实现“纳米医生”进入人体内部进行治疗的设想提供了现实路径。
这款机器人外形类似一个微型夹子,尺寸约为40微米,比人类头发丝还要纤细。尽管体积微小,但它具备高度灵活的功能,能够精准抓取细胞、释放微粒,执行复杂的微观操作任务。
该装置由科研人员利用超快激光脉冲技术精密加工而成。在极短时间内,激光可完成高达百万亿次的脉冲,实现能量的高度聚焦,从而在微米尺度上精确“雕刻”出结构复杂的机械结构。这种技术使得微型机器人的制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水平。
目前,这一微型机器人仍处于实验室优化阶段,但其展现出的技术潜力已为未来医疗开辟了全新方向。通过进一步发展,有望实现无需开刀即可靶向清除癌细胞,或无需注射完成药物的精准递送。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中的“体内诊疗”愿景,正在中国科研团队的努力下逐步走向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