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社会

全球首例!脊髓接口 外骨骼助高位截瘫患者自主行走

人阅读 2025-10-16 13:46:09业界资讯

2025年10月15日,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行走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近日成功运用“脊髓接口 外骨骼机器人”协同康复治疗手段,帮助一名四肢完全性瘫痪患者恢复站立能力,并实现自主迈步行走。

该患者于2024年12月因严重交通事故导致颈脊髓损伤,造成四肢完全丧失自主运动功能。面对这一临床难题,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吴敏飞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提出采用创新技术方案,尝试重建患者大脑与肢体之间的神经通路。

治疗所采用的脊髓接口技术,是在颈脊髓损伤部位精准植入微型电极装置,通过电刺激激活并调控支配肢体运动的神经元,从而恢复大脑对瘫痪肢体的控制能力。据吴敏飞介绍,在启动脊髓接口并完成电生理调控后,患者的手部即出现自主动作,表明从大脑经脊髓至肢体的神经传导通路已部分重建。

经过为期两周的持续神经调控优化,患者四肢肌力逐步增强。三个月后,医疗团队为其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融合脊髓接口的神经调控与外骨骼机器人的机械辅助功能。在此协同作用下,患者成功迈出受伤后的第一步,实现了从卧床到站立行走的转变。

此次治疗为全球首次通过脊髓接口技术使四肢高位截瘫患者恢复自主活动能力的临床实践,标志着神经修复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

近年来,我国在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方面持续取得成果。相关技术已助力截瘫患者实现站立行走,帮助视障人士恢复光感;国产脑起搏器实现规模化商用,已在8个国家超过400家医疗机构完成植入,累计辅助约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运动障碍,成为推动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2025年9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行业标准,这是我国首个针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的技术规范,为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此前,2025年3月3日,全球首批第四例应用脑脊接口技术帮助瘫痪患者恢复行走功能的临床概念验证手术也顺利完成,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与临床潜力。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