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致苹果产业北移,传统产区面临生存危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许多国家的农业格局正面临深刻调整,尤其对国土面积较小的地区而言,影响更为显著。数据显示,1912年至2017年期间,某国平均气温上升了1.8摄氏度,升温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均值。
科学研究表明,年平均气温每上升1摄氏度,苹果适宜种植区域将向北迁移约81公里。以该国庆尚北道为例,这一地区曾是全国最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产量一度占全国总量的七成。然而在过去三十年间,其种植面积减少了44%,目前仅余2.4万公顷。按照当前趋势推算,到2050年,包括忠清北道和庆尚北道南部在内的传统苹果产区将基本不再具备种植条件,仅江原道海拔较高的局部山区尚可维持小规模栽培。
气温变化不仅改变了种植分布,也对产量造成严重冲击。苹果开花期对温度极为敏感,2024年春季出现异常高温,导致庆尚北道的苹果花提前开放,随后遭遇倒春寒,超过90%的花芽被冻死,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00亿韩元。此外,持续高温还影响果实品质,表现为糖分积累不足、果实偏小等问题。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该国苹果批发价格较2020年上涨96%,但整体品质却显著下降。
与此同时,农业劳动力的严重老化进一步加剧了产业困境。从事苹果种植的农户中,年龄在65岁以上的占比已超过一半,年轻一代普遍因务农强度高、收入不稳定而选择离开农村。即便在采摘高峰期将日薪提升至18万韩元(约合940元人民币),仍难以招募到足够人手,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果实无人采摘、最终腐烂枝头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