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非万能 警惕辅助系统局限性
2025年10月7日,国庆假期期间,一名驾驶员在二广高速湖南常德段行驶时开启车辆智能驾驶功能,途中遇前方一辆货车违规变道。由于避让不及,该车辆失控后先后撞击中央护栏及大货车,现场情况十分危急。事故导致两车均出现不同程度损坏,所幸车内四名乘员均未受伤。
经交警调查认定,此次事故系因货车驾驶员在变更车道时影响正常行驶车辆,负全部责任。尽管涉事小型汽车驾驶员在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期间并无违法行为,但该事件仍为公众敲响警钟:当前的辅助驾驶系统并不等同于自动驾驶,驾驶者在行车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警觉,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并在发现异常时立即接管车辆控制权。
另有一起类似事件发生在济广高速金溪路段。一名驾驶员在启用辅助驾驶功能后,误认为车辆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遂将操控完全交由系统处理,最终导致车辆撞上道路中央的临时隔离设施。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类车型所配备的智能驾驶功能,均属于L2级或以下级别,本质上仅为驾驶辅助系统,主要作用是减轻驾驶负担。这类系统尚不具备人类驾驶员的综合判断与应急处理能力,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实际交通环境。
根据现行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我国将智能驾驶技术划分为六个等级:L0为应急辅助,L1为部分驾驶辅助,L2为组合驾驶辅助,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L4为高度自动驾驶,L5为完全自动驾驶。现阶段消费者所能接触到的产品基本停留在L2及以下水平。若驾驶人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或将操作完全交由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责任等多重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