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解绑引热议 多平台操作指南出炉
你还记得曾经频繁使用的健康码吗?是否已经将其相关绑定解除?
近日,“健康码行程码记得解绑”这一话题引发广泛讨论,登上社交平台热点榜单,众多网友开始关注起这些曾经为防疫服务的功能是否仍在后台留存个人信息,尤其担心出行记录、健康数据等敏感内容可能存在泄露隐患。
针对用户的顾虑,相关平台方面表示,系统对用户隐私信息有严格的保护机制,不会擅自泄露个人数据。同时,平台也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路径,方便用户自主管理或解除相关授权。
若使用支付宝,可进入应用后搜索“健康码”,点击页面右上角的“设置”按钮,选择“个人信息管理”,随后根据提示进行“解除关联”或“注销健康码账户”的操作。此外,也可通过“我的”-“设置”-“用户保护中心”-“个人信息授权管理”的路径,查找“通信行程卡”“健康码”等服务,逐一取消授权。
对于微信用户,可依次点击“我”-“服务”-“防疫健康码”,选择此前常用的城市健康码服务,进入后点击右上角的更多选项(三个点),进入“设置”页面,找到“解除绑定”功能完成操作。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我”-“设置”-“账号与安全”-“个人信息与权限”-“第三方信息共享清单”,定位到健康码相关小程序,选择“停止共享”以切断数据关联。
其他常用平台也提供了解绑渠道。例如,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官方APP中,可通过搜索“行程码”找到对应服务入口,查看并解除绑定信息。在12306应用中,用户可前往“我的”-“常用联系人”或“个人资料”中的“联系方式”部分,移除与行程相关的绑定内容。
此外,各地推出的区域性防疫服务应用,如“穗康码”“苏康码”等,通常可在“我的”-“设置”-“账号安全”或“个人信息”等菜单中,查找“注销账号”“解除实名认证”等功能,按照指引完成解绑或注销流程。
建议曾使用过此类服务的用户,根据自身情况检查并处理相关授权,进一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