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严惩中途甩客行为,一年封禁万人
滴滴顺风车以司机与乘客相互协作为基础,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偶尔仍会发生司机中途要求乘客下车等纠纷问题。对此类行为,平台始终保持严格禁止的态度。截至2025年,已有约一万名涉及违规的用户被封禁。
所谓“中途甩客”,是指司机未按照订单所约定的起点和终点完成接送服务,而是诱导或强制乘客在途中提前下车。这种行为不仅破坏服务规则,还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隐患,是平台治理的红线之一。
统计显示,超过95%的此类纠纷与费用问题相关。例如司机私自拼车、违规收取高速费用,或乘客虚报乘车人数等。这些问题常常引发双方争执,进而导致乘客被中途要求下车。
为了公正处理纠纷,平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判定机制。通过调取沟通记录、行程录音、车辆轨迹等信息,可以较为准确地还原事件全过程。如果司机存在私自拼车、临时加价、拒绝送达目的地等行为,将被认定为责任方;若乘客存在虚报人数、威胁司机等情况,则由乘客承担责任;而因交通管制、极端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中途下车,双方均可免责。
在高速公路等危险路段下车,尤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此类行为不仅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一旦造成乘客处于危险境地,司机还将承担全部安全责任,严重者甚至可能触犯法律。
平台也提醒用户,遇到纠纷时,首要任务是保障自身安全。在危险路段,司机不应要求乘客下车,乘客也应坚决拒绝。如有类似情况发生,应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并联系平台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