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麒麟9030将搭载国产N 3工艺,芯片国产化迈出关键一步
近期有来自供应链的消息透露,华为计划在本年度第四季度推出新一代麒麟系列处理器,并且将包含多个型号。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随着麒麟9020的正式发布,外界对于后续型号的期待也随之提升。有分析认为,华为能够对外公布自研芯片的具体型号,说明其在去美化道路上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芯片整体实现国产化已无悬念,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关于即将面世的麒麟9030,业内也有了一些推测。有消息称,该芯片可能采用5nm制程工艺,这一进步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芯片性能并降低功耗。
与此同时,有关国产N 3工艺的讨论也在升温。据某技术博主介绍,目前外界普遍认为国产N 3工艺的布线密度约为125MTr(每平方毫米125亿个晶体管),这一数据与此前曝光的专利信息一致。按此测算,N 3工艺的晶体管密度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从参数上看,国产N 3工艺的密度表现介于台积电N6(113MTr/mm²)与三星早期5nm工艺(127MTr/mm²)之间,相当于台积电5.5nm工艺的水平。与14nm工艺(约35MTr/mm²)相比,N 3工艺的晶体管密度提升了250%以上,显示出中芯国际在FinFET架构上的持续优化能力。
尽管N 3工艺被称为“等效5nm”,但其实际性能与功耗表现更接近台积电的N7P(7nm增强版)和N6工艺。在能效方面,相较台积电的N5/N4工艺仍有约15%~20%的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EUV光刻设备的短缺,限制了国产工艺的复杂度和精度。
尽管如此,国产工艺的这一进步对于国内芯片产业而言仍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打破了多个关键技术瓶颈,也为未来更高水平的工艺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国产芯片的发展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