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开春团队研发微型涡轮发动机,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8月31日消息,欧洲科学院院士、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海纳—动力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姜开春及其科研团队正在加快研发一种新型微型涡轮发动机。这项技术有望为无人机提供更强的动力支持,使其飞得更高、更远、更持久,从而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低空经济目前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无论是空中交通工具,还是无人机配送、山地农产品的高效运输,都显示出低空资源在多个应用场景中的广阔前景。然而,要让飞行设备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仍需解决续航、载重以及环保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姜开春团队正通过创新手段,研发微型涡轮发动机,以小体积实现大功率,探索低空飞行技术的新路径。
在续航表现上,姜开春指出,燃料发动机的能量密度通常比锂电池高出30至40倍。当前市面上采用锂电池的无人机,续航时间多在30分钟至2到3小时之间。而他们研制的微型涡轮发动机可将飞行时间提升至20至30小时,飞行器的起飞重量则维持在约200公斤,大大增强了无人机的实用性和应用范围。
环保性也是这款发动机的一大优势。它能够使用绿色甲醇、氨气或氢气等清洁燃料,实现零碳排放,有助于低空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同步推进。
尽管该技术尚处于测试阶段,但已引起多家企业的高度关注,并收到初步订单。姜开春表示,预计在今年年底,搭载该发动机的无人机将在嘉兴进行首次试飞。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各项准备,确保试飞顺利实施。
未来,这款微型涡轮发动机的应用潜力广泛。除无人机领域外,还可拓展至城市空中交通、边远地区供电、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多个方向,为低空经济的全面成长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