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泛科技亮相2025WAIC:打造融合空间计算与智能体的下一代AI操作系统
2025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盛大举办。作为由国家多个部委与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全球顶级AI盛会,WAIC已成为国际人工智能发展的风向标和权威平台,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技企业、前沿学者与产业领军者,不仅展示全球智能科技最新成果,也为行业合作与未来治理提供高能级对话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届相比,本届大会大规模聚焦“AI空间计算”方向,标志着该领域正加速从概念验证迈向实际应用,成为支撑下一代AI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
从主论坛对“虚实融合”路径的深度探讨,到展区内以三维重建、数字智能体和人机交互为代表的解决方案集中亮相,充分体现了一个关键趋势:AI正加速从二维屏幕延展至三维空间,重塑人机关系与产业结构。
(直击2025WAIC会场)
(大会推出数字“智”愿者——Hi! WAIC智能体)
在这一背景下,一批专注空间计算底层能力构建的科技企业开始受到关注。其中,来自上海的摩泛科技在本届WAIC上展示了一套覆盖3D建模、物理渲染、资产管理、空间交互与AI智能体部署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成为“AI空间计算智能体”主题下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实践范例。
AI空间计算,从感知重建走向智能交互
空间计算并非新概念,其早期应用多聚焦在建模和可视化层面。但随着AI模型能力跃迁与硬件性能提升,其角色正在发生根本转变:从感知输入的工具,迈向智能系统运行的环境。
借助摩泛科技“MogineHUB AI空间计算平台”的低代码配置能力,与西门子共同打造的“MioVerse妙一空间工业数字孪生平台”支持工业流程从设计、仿真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映射。在展区现场,该平台在多个工业制造企业代表中引发讨论,一位来自制造领域的观众表示:“不再只是看得见、动不了,而是可实时、可调参、可追踪、能联动。”
(MogineHUB AI空间计算平台)
与此同时,摩泛也展示了其“MogicDigital AI空间计算智能体系统”。基于其自研语言模型与超写实图形引擎,结合虚拟形象及场景个性化配置,实现虚拟人角色在三维场景中的实时响应与语义理解。现如今,该系统已应用于教育培训、展览导览、虚拟客服等领域,成为现场互动最活跃的项目之一。
这类系统的价值不止于体验感提升,更重要的是其具备嵌入业务流程的能力。例如,通过空间语义识别与语音驱动结合,数字人可承担初级问询、标准导览等低门槛任务,释放人力资源,降低内容服务边际成本。
(摩泛科技:3D高保真数字人)
全栈能力构建空间计算产品矩阵
与多数仍停留在功能模块层的企业不同,摩泛科技试图构建一套更系统化的空间计算底座。其空间平台“Mogine Hub”与超写实图形引擎“Mogine 3D”之间实现了建模、渲染、资产调用的联动;而配套的“MoBOX资产库”则提供结构标准化的高精资产,可对接多个引擎或设计流程。
此外,“Mogine Lab 光场2.0”也在展会现场获得不少关注。该模块基于3D高斯泼溅渲染算法,可通过手机等具备拍照功能的设备快速生成可用于建模的3D数据,降低生产门槛。据介绍,该能力已被用于快速搭建展览场景与各类数字空间。
多位现场专业观众指出,相比以往注重“展示感”的空间计算,摩泛科技的系统更强调“交互性与可嵌入性”,映射出空间计算在AI时代的演进方向。
从虚拟走进现实:空间计算的价值,在于“落地”
WAIC现场多个项目聚焦“如何用起来”,而非“能不能做出来”。这一判断标准,正在成为AI基础设施厂商的重要分水岭。
摩泛科技的相关系统已在部分场景中部署。例如,在城市治理中,其数字孪生平台已用于应急演练与交通可视化调度;在工业场景,与西门子合作的“妙一空间”成为“AI 工业元宇宙”融合应用的示范项目;在高教领域,数字人系统被用于智慧校园中的导览与问询;地产与会展行业则通过3D空间重建与智能讲解,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展示。
这些应用虽各具差异,但背后均依赖于一个关键能力:空间计算与AI模型、资产资源和用户交互机制之间的集成效率。
AI空间计算正处于由“工具”向“平台”转变的关键阶段。当AI能力趋于模块化、轻量化之后,如何为其提供一个可交互、可部署的运行环境,成为技术落地的下一个门槛。在这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上,作为空间计算走向产业级落地的重要推动者,摩泛科技正以持续突破的技术能力与务实落地的产品体系,为AI时代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交互图景。
(可交互的数字孪生城市)
(摩泛科技携手西门子,打造数字孪生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