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朝阳)工业AI产业园启幕:践行AI赋能新型工业化,激活产业转型新动能
8月7日,“2025朝阳区科技创新大会暨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大会”以“智领朝阳创享未来”为主题隆重召开。大会汇聚政府领导、企业代表、科研机构专家等300余位嘉宾,聚焦人工智能全链条创新要素,共话产业生态建设新路径。电子城高科作为中关村(朝阳)工业AI产业园建设单位及本次大会的协办单位,深度参与多项重要环节,助力朝阳区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之城。
活动中,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吴小杰,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卫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建国先后为大会致辞,从战略高度擘画产业发展蓝图。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朝阳园党工委书记舒毕磊发布《朝阳区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之城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未来三年的发展明确了实施路径与目标愿景。
中关村(朝阳)工业AI产业园正式启幕 开启产业发展新篇章
活动现场,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副主任宋再星,电子城高科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玉伟共同为中关村(朝阳)工业AI产业园揭牌,标志着由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工联院、电子城高科联合打造的中关村(朝阳)工业AI产业园正式启幕,全面迈入规划落地、资源聚合、企业服务的实质性运营新阶段,为朝阳区工业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与产业转化的深度融合按下“加速键”。
作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中关村(朝阳)工业AI产业园将聚焦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突破与场景落地,依托朝阳区雄厚的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构建集研发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平台。在随后的朝阳区人工智能产业园共建启动仪式上,中关村(朝阳)工业AI产业园与其他七个园区共同加入共建行列,昭示着朝阳区人工智能产业载体布局实现专业化升级,为产业集群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园内多项核心成果发布 电子城高科贡献工业AI领域新力量
大会集中发布与展示了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成果。在朝阳区人工智能共性技术平台共建环节,电子城高科围绕“工业AI全栈式生态服务平台”顶层设计,联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工业数据资产登记北京节点平台”“人工智能工业应用供需对接平台”在大会上公开亮相。
在可信数据空间、行业数据服务平台、高质量数据集联合发布仪式中,中关村(朝阳)工业AI产业园共建单位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工业语料库公共服务平台”,新入驻企业钢研新材道发布“Intermat-新材料应用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
在朝阳区协同算力集群点亮仪式上,中关村(朝阳)工业AI产业园入驻企业青云科技、北京电控系统内北电数智、北方算网及相关企业,共同点亮算力集群,彰显在协同算力领域的合力与决心,助力朝阳区算力产业生态构建。
重点企业签约落地产业园 政策加持构筑良好产业生态
在朝阳区项目落地签约仪式中,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开发单位国投融合、国内首个新材料应用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单位新材道、国家工业信息安全漏洞库(CICSVD)技术组成员单位云天安全完成签约,随着三家企业加入中关村(朝阳)工业AI产业园,将进一步完善园区在人工智能算法研发、数据安全防护、新材料应用等领域的产业生态,形成“技术互补、场景联动、价值共生”的产业格局。
未来,中关村(朝阳)工业AI产业园将为入驻企业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政策咨询、政务咨询、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人才引育、人财法税在内的全方位赋能,并持续完善算力、算法、数据、应用及工业智能体孵化等相关服务,挖掘场景、开放资源,助力企业在园区产业中可持续发展。更期待与深耕工业AI领域的优秀伙伴们共同建设完善工业AI创新生态,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携手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为朝阳区乃至北京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图文:中关村(朝阳)工业AI产业园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