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社会

孔雀尾羽现激光结构,黄绿光同步发射

人阅读 2025-08-04 16:46:58业界资讯

孔雀尾羽中存在一种独特结构,能发出类似激光的光,这一发现来自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大学与扬斯敦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

孔雀羽毛以其鲜艳色彩和蓝绿色光泽广为人知,这种色彩并非来自色素,而是源自羽毛中的纳米结构对光的特殊散射效果,形成类似彩虹的视觉现象。然而,在此次研究中,科学家特别关注的是尾羽上的眼斑区域,而非羽毛整体的普通光学特性。

研究人员在孔雀尾羽的不同部位涂抹了特定染料,以探测是否存在能产生特殊光信号的结构。他们最终发现,眼斑区域的一些纳米结构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能。这些结构能使反射的光波趋于同步,从而产生黄绿色的激光效应。

“激光”一词来源于“通过受激发射实现光的放大”,是一种光被放大后产生的现象。虽然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并不罕见,但其产生过程对材料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实现激光的关键在于激发的光波必须保持一致的相位,通常通过一种称为光学腔的装置来实现,使光波在有限空间内反复反射。而研究人员在孔雀羽毛的眼斑区域,恰好发现了具备类似功能的纳米结构。

这些结构能够微弱地发射出两种不同波长的光,分别是绿色与黄橙色。更引人注目的是,相同波长的光在羽毛的不同位置都能被观察到,并以一种固定模式发光,显示出其中可能存在某种统一的调控机制,但其具体结构和原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项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若能进一步揭示这些纳米结构的物理特性,不仅有助于推动激光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为生物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手段,特别是在对生物材料光学性质的探索方面。

至于为何孔雀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这种类似激光的结构,目前尚无明确答案。一种可能的推测是,这种特殊的光学效应可能是为了增强求偶展示中的视觉效果,使其在同类之间更具吸引力。

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