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激战闪电仓,商家夹缝中求生存
近年来,外卖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各大平台之间的较量早已不限于用户端的补贴大战,而是深入到了对供应链和商家资源的争夺之中。其中,“闪电仓”这一新兴业态成为平台角力的焦点。
“闪电仓”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便利店的零售形式,通常选址在租金较低的区域,不设临街门面,面积在几百平方米左右。其内部布局较为简单,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从食品饮料到日用品等各类居民日常急需商品,种类可达两三千种,甚至更多。这种业态完全聚焦于线上销售,通过高效的配送体系,满足消费者随时所需的购物习惯。
随着即时零售市场的快速增长,闪电仓逐渐成为各大平台争相布局的重点对象。近期,两大主要竞争平台在争夺头部闪电仓商家方面动作频频,双方的一线业务人员为此展开激烈较量。
据报道,自7月初补贴战打响以来,平台之间的争夺不断升级。部分头部闪电仓商家被要求提高在另一平台的起送价,甚至直接暂停营业。在关键的冲单日,这种竞争手段更加激烈。在华南地区,有平台派专人驻守商家总部,实时监控商家在另一平台的订单数量变化,并迅速采取调价、调整配送费等措施,以压制对手。
面对这种情况,另一平台也迅速作出反应。他们为商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返佣和激励政策,同时在冲单日当天锁定部分商家后台系统,防止商家随意调价,以此回应竞争对手的压力。商家则可借此向对方平台解释无法配合调价的原因。
在平台之间的拉锯战中,商家的态度也颇具代表性。有商家坦言,希望市场中能有多家平台共同存在。单一平台占据绝对优势不仅存在风险,也可能影响商家的自主经营。毕竟,平台掌握着商家的运营数据,未来是否会亲自下场参与竞争,仍是未知数。
这场围绕“闪电仓”展开的暗战,折射出即时零售赛道的热度,也揭示了商家在多方博弈中的艰难处境。平台之争仍在继续,而商家如何在其中找到自身定位、争取最大利益,将是未来市场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