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社会

“晓妙”产业大模型——AI驱动的产业变革

人阅读 2025-07-10 16:46:50业界资讯

7月4日,在长城工程科技会议上,由傲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技术支持的安徽数智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智建材研究院),围绕创新研发的“晓秒”产业大模型进行了主旨报告分享。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和中国建材集团联合主办,数智建材研究院与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大会重点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核心挑战与战略机遇,探讨大模型在传统产业场景中的核心技术和多场景的适配能力,分享人工智能 传统产业融合创新的实践方案。会议邀请张钹院士、张亚勤院士、胡事民院士、樊文飞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出席会议并致辞。工信部原副部长王江平,中国建材股份党委常委、副总裁,数智建材研究院董事长薛忠民,数智建材研究院总裁刘震等百余位人工智能与制造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资委,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制造筑底 智能作翼 携手共创“中国智造”美好明天》的致辞。


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周育先

周育先表示,集团将立足深厚的行业积淀、领先的技术积累和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借助长城会议的高端智库平台,汇聚更多外部优秀AI资源、培育更多场景模型,加快实现产业大模型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正打通AI在工业场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加快人工智能工程化复制,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开辟材料及相关产业数字化服务的新赛道,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

会议上,数智建材研究院首次正式对外分享独立自主研发、实现“经营-生产实时双闭环”的产业大模型“晓妙”——“晓苍穹,妙万物”,基于数理、机理、业务逻辑,赋能制造业实时闭环有可量化效益的AI决策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数智建材研究院董事长 薛忠民

薛忠民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中国建材近年来启动数字化转型,成立安徽数智建材研究院,以“1 1 N”核心架构成功研发了建材产业大模型1.0“晓妙”。该大模型通过融合数据模型、机理模型、业务模型和领域知识库,并引入通用语义大模型、多模态和代理式AI架构,成功打造了赋能业务场景的企业级智能决策平台,实现了生产运营供应链、生产、营销的实时协同模型闭环和生产侧端到端全工序实时自动闭环。该模型实现了三大核心技术创新,包括时序数据与工业机理融合、多模态场景协同及决策容错模型,助力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实时、安全闭环执行,创造可量化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晓妙”产业大模型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正以中国建材集团水泥板块为“试验田“,实现了在经营侧,打通从供应链、生产、销售到执行反馈的全链路实时闭环,形成跨区域、跨场景、跨部门秒级协同优化。在生产侧基于开发水泥生产全工序端到端实时自动闭环模型,达成“数据采集→AI优化→设备执行→质量验证”的毫秒级穿透闭环。

薛忠民表示2023年在试点模型孵化成功后,2024年在生产侧,同步在66家工厂进行复制推广水泥配料模型,助力吨水泥成本显著下降,并实现了实时优化闭环。经营侧,水泥资源投放优化模型去年下半年就实现增效千万余元;煤炭供应链优化模型成功实现全链路库存可视与智能分配,库存资金占用资金节约超千万元。

同时在本次会议圆桌对话环节中,针对AI驱动产业变革,产业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建材研究院总裁刘震与中铝集团CIO谢海、中国电建股份公司CIO吴张建等产学研专家们进行了深入对话交流。


数智建材研究院总裁、傲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刘震

专家们一致提出AI落地制造业需突破三大关键:一是强化"一把手工程"机制,建立自上而下的数字化转型体系;二是夯实数据基础,通过产线智能化改造构建高质量数据集;三是工业领域的生产制造环节,AI落地仍需突破工艺机理与数据融合、复杂工况适应性、实时性要求等核心挑战,需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面向工业场景的专用模型和解决方案。

未来,数智建材研究院也将基于新能源、能源、石化、钢铁、食品制造等十余个行业,持续深耕产业大模型的构建与迭代,开放共享生态,坚持赋能千行百业,努力打造行业新范式。与产学研各界专家在协同开展产业数据治理、加快建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探索AI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三个方面一同推动建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与会嘉宾“金句”点评

刘烈宏:

我们正在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实施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应用,以央企的实践引领产业智能化的变革。我们也非常高兴了解到,中国建材集团整合水泥生产的1.3万亿条数据,开发了融合200余个场景的产业大模型,使吨水泥配料成本降低1%以上,能耗、电耗下降了2%以上。

近期建材集团也联合清华大学开展可信数据空间的构建。这种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创新协同模式,不仅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了样本,也为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作为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建材集团这一创新实践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意义,期待中国建材继续发挥头雁效应,在工业智能化和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中输出更多中国建材方案,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王江平:

对于中国建材AI应用实践的三点认识:一是1 1 N模式,为制造业AI应用创造了一种示范。1个数据底座,1个行业大模型,N个场景模型。这种模式从结构上有效规避了工业场景需要模型不但需要高的鲁棒性,还需要较高的精准性,较低的容错率。二是强化数据基础管理,建立了集团数据底座,有效衔接既有IT资产,实现异构数据协同。这一点充分说明数据管理是AI体系化应用的基础。三是力求在全产业链各环节加速AI应用。一般而言,微笑曲线两端AI应用较多,中间段较少,难点也较大,但生产制造环节是AI应用最有价值的应用场景,尤其是流程性行业,是制造范式变革最彻底,效率提升最明显的场景。

中国建材的实践充分说明,AI应用不但要获取低垂的果实,还需要向难点索取价值,这是AI 制造业应用最有前途的领域。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