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项整治十类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
自即日起,北京将针对十类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旨在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此次治理重点围绕影响道路安全与通行效率的十类突出问题展开。具体包括:骑行过程中使用手机拍照或浏览信息;两人及以上并排行驶,占用非机动车道甚至机动车道;互相追逐、曲线穿插等危险竞速行为;在人行横道内骑行;使用车筐搭载人员;等待信号灯时越过停止线或不按顺序排队;未在规定区域停放车辆,妨碍正常通行;在非机动车道内长时间低速行驶;擅自驶入人行便道;以及酒后骑行等行为。
相关部门指出,上述行为不仅破坏城市文明形象,多数还涉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为提升整治效果,相关部门将在早晚高峰时段,于学校周边、商业区域、交通枢纽及重点路口加强现场执法力量,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严格处理。
同时,还将结合视频监控和图像识别技术,对非机动车违法行为进行记录与追溯,并依据车牌信息查找违法当事人,实施后续处理。
此次专项治理所涉及的具体不文明行为如下:
一、骑行中使用手机拍照或查看信息,存在严重分心情况;
二、多人并排行进,占据非机动车道甚至机动车道,影响正常通行;
三、相互追逐、变向竞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四、在人行横道内骑行,对行人造成干扰与威胁;
五、利用车筐搭载乘客,不符合载人规定;
六、等候红灯时越过停止线,或不按顺序随意插队;
七、车辆停放不规范,随意停靠阻碍交通;
八、在非机动车道内缓慢行驶,影响后方通行效率;
九、违规进入人行便道骑行,扰乱行人通行秩序;
十、饮酒后驾驶非机动车,危及自身与他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