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行星HIP 67522 b因过度靠近年轻恒星引发耀斑
近日,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编号为 HIP 67522 b 的系外行星,它与其年轻的母星关系密切,正因过度接近恒星而引发强烈的耀斑活动,同时也加速了自身的消亡过程。
这颗行星围绕的是一颗仅诞生约 1700 万年的恒星,相比之下,太阳已有约 46 亿年历史,因此这颗恒星仍处于活跃阶段。HIP 67522 b 的轨道周期仅为一周,远比木星等气态巨行星更靠近其母星。
研究团队最初借助美国宇航局的 TESS 卫星,在对恒星耀斑进行观测时发现了该系统。随后,他们申请了欧空局 Cheops 卫星的进一步观测时间,以更精准地追踪恒星的光变信号。数据显示,恒星出现的耀斑与行星经过恒星前方的时间点密切相关,说明这些耀斑极有可能是由行星直接引发的。
科学家推测,HIP 67522 b 在绕行过程中与恒星磁场发生作用,从而激发了能量沿着磁力线传导,最终在恒星表面引发剧烈耀斑。这些耀斑不仅强度高,而且方向正对行星本身,导致其承受的辐射量达到同轨道距离行星平均值的六倍,加速了行星的大气流失。
研究表明,这些耀斑释放的能量远超过磁场波动的能量,意味着此类爆发是可预测的物理现象。这也是首次有明确证据表明,系外行星能够影响其母星的活动行为。
目前 HIP 67522 b 的体积与木星相近,但密度极低,如同“棉花糖”一般,结构松散。它的外层大气正被持续剥离,行星质量正不断减少。科学家预测,在未来一亿年内,它可能会从当前类似木星的大小逐渐缩小至接近海王星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