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技术抢票乱象引发热议
近日,关于“为何黄牛总能抢到演唱会门票”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不少用户反映,在一些热门演出、体育赛事以及博物馆、景区开放预约时,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刚一放票就被抢购一空。然而,这些票却能在加价后从黄牛手中购得。
通过分析手机信令数据发现,在某场演唱会开票当天,一家主流票务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比平时增长了55%;与此同时,部分热门博物馆的小程序访问量也较此前大幅上升,日均用户数提升了超过一半。
据了解,当前的黄牛已不再依赖人工抢票,而是利用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操作。某些应用程序可以模拟真人点击购票界面,不仅速度远超手动操作,还能持续不断进行抢购。
这还只是技术型黄牛的基本操作。他们更掌握了所谓的“速通插件”,借助黑客技术跳过常规流程,直接进入支付页面。更有甚者,能够截取后台数据库的信息,绕过平台设置的身份验证机制,实现快速下单。当普通用户还在浏览和选择座位时,黄牛早已完成购票流程。
有行业人士指出,黄牛在不为自用的前提下,以各种方式大量囤积票务资源,并通过高价或变相提价的方式转卖获利,这种行为本质上属于倒卖有价票证,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也严重侵害了公众公平购票的权利。
面对这一现象,票务平台应不断优化和调整放票机制,堵塞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尽可能压缩黄牛的操作空间,保障用户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