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浏览器隐私大揭秘
近期一项分析显示,在众多移动浏览器中,用户数量最多的Chrome在数据收集方面也处于领先位置。该研究由一家名为Surfshark的机构开展,其对应用排行榜前十名的浏览器进行了深入调查,同时也将因预装在iPhone设备中的Safari浏览器纳入分析范围。
研究结果显示,Chrome会收集多达20种不同类型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联系人资料、财务相关信息、地理位置、浏览与搜索记录、用户创作内容、识别标识、使用行为数据以及系统诊断信息等。其中,Chrome是唯一一款明确收集财务数据的浏览器,这可能与其用户在浏览器中保存支付信息有关,便于实现更便捷的在线支付体验。
此外,Surfshark还指出,Chrome所收集的大量数据,部分源自其背后的Google生态体系,例如搜索服务和地图服务等平台所提供的附加信息。
在数据收集种类方面,Bing应用位列第二,共涉及12种类型;Pi Browser则以9种排名第三;Safari与Firefox各自收集8种类型的数据,并列第四。
需要说明的是,这项分析基于各大浏览器在Apple App Store上公开的隐私政策声明。报告揭示了人们在使用移动浏览器时,其个人信息被广泛收集的现象,同时提醒用户,一个看似简单的登录操作,也可能带来潜在的隐私风险。
研究还表明,用户基数较大的浏览器往往伴随更高的数据收集水平,而像Brave这样用户相对较少的浏览器,则表现出较低的数据采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