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业界新闻

工业机器人发展迅猛 “政企”双轮驱动助产业发展

人阅读 2022-10-12 10:59:48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在德国法兰克福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安装量达到24.33万台,同比增长44%,创历史新高。此前,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金壮龙介绍,2021年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其技术、产业规模等方面均实现了重要突破。在此背景下,机器人产业如何健康成长逐渐成为业内热点问题。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在当今国家制造业处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升产业智能化升级是助力企业提高制造效率,提升品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机器人既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企业从“制造”到“智造”转型的重要抓手。在国内密集出台的政策和不断成熟的市场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增长迅猛,其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

根据工信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稳居全球第一。此外,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近五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到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110亿美元。

机器人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大显身手’,不断孕育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

伴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机器人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产业转型的数字建设加快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目前,机器人产业和谐发展的局面得利于两方面,一方面,国家政策支持。机器人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国家从制造大国发展成为制造强国的重中之重,从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中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关于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相关产业政策,再到十四五规划,加快壮大高端装备产业,均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机器人的需求来源可以分为替代人工、辅助人工、创造新领域三大类。特别在当下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我国针对防疫工作的要求,推出多款防疫机器人、核酸机器人等产品。可见,机器人的市场需求被大大激发。同时,涉及机器人的领域也从单一向多项延伸,由工业应用拓展至农业医疗等方面,覆盖面日渐扩大。

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需两大“主线”助推

虽然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政策和产业双重的良好发展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一,部分核心技术尚未有效突破,部分关键技术尚且存在不足,仍然存在“卡脖子”现象;其二,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缺口达500万人,人才供不应求。

因此,要想推进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企两大“主线”赋能推动。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针对机器人亟需的专业领域,加强跨学科复合背景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机器人教育新模式。另一方面,机器人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发挥带动作用,加强机器人领域核心技术攻克,以实现自主可控,形成机器人核心技术创新生态,促进技术与产业的良性循环。

未来,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牵引下,机器人相关技术与人才都将得到快速发展。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