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崩了!业绩新低利润暴跌68% 经销商转卖华为了
奔驰跌惨了。
股价一夜跌超3%,市值跌破500亿欧元,蒸发了大约200亿人民币——
原因来自一份令人忧心的财报:
今年上半年,奔驰营收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净利润26.88亿欧元,同比直接腰斩。
Q2单季度表现,降至4年来的最低点,单季度盈利下滑超过六成,净利润额没超过Q1淡季的比亚迪。
更关键的是,奔驰真的卖不动了,不仅是在中国市场,无论是北美还是欧洲,销量都显得不太乐观。
甚至已经有不少国内车主发现,全国多地奔驰4S店,包括当地最大门店,已经悄悄撤退了。
不少门店已经迎来新的接手者,不是别人,正是鸿蒙智行。
传统豪华品牌,赚不动了
奔驰这次披露的业绩,骤降到了4年来的历史冰点。
营收层面,今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总收入为663.7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481.3亿元),同比下滑8.6%。
其中,第二季度的收入为331.53亿欧元(约2737.74亿元),同比下滑9.8%,环比下滑0.21%,降到4年来的最低单季营收水平。
收入来源中,亚洲市场贡献了23%的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占比下滑2.3个百分点,上半年来自亚洲市场的收入为152.89亿欧元(约1262.55亿元),同比下降16.68%。
利润方面,同样是创下4年来的最低纪录。
上半年集团毛利为120亿欧元(约991亿元),同比下降19.6%;上半年毛利率为18.1%,同比下滑2.5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下滑更甚,Q2毛利为54.42亿欧元(约449.4亿元),同比下滑30.44%;毛利率降到16.4%,同比下滑了4.9个百分点。
集团上半年除税后净利润为26.88亿欧元(约222亿元),同比大跌55.8%。
其中,第二季度的税后净利润为9.57亿欧元(约79亿元),同比下滑68.7%,环比下降44.71%。
以“亿欧元”为单位计算,这是奔驰5年来净利润首次跌破两位数,已经比不上比亚迪一季度(94亿元)赚得多了。
在财报中,奔驰把业绩的下滑归因于销量疲软。
今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全球汽车销量为107.63万辆,同比下滑8%。
其中,纯电车型销量为8.73万辆,同比下滑14%,占总销量的比重为8.11%。
集团第二季度的全球销量为54.71万辆,同比下滑9%,环比上涨3%;纯电车同比下滑18%至4.19万辆,环比也下滑了8%。
在第二季度的交付中,奔驰的高端车型交付量下降了8%,但占总销量的比重没有变化,仍为14%;核心车型销量下降6%,但因整体销量下滑幅度更大,占比提升至60%。
入门车型的占比则下降到26%,同比减少了2个百分点,因其交付受车型变更和停产影响,销量下滑了16%,在三档车型里下滑幅度最大。
而奔驰的销量疲软,又是由关税、以及定价未达预期等因素导致的。
奔驰警告,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集团目前无法给出确定性的财务指引。
但就现在的趋势看,集团预计,全球汽车市场的客户需求将“保持相当疲软”。
其全年的营收,可能也会因此下降,汽车业务的全年利润率预估为4%~6%,其中包括关税带来的近4.2亿美元(约30.2亿元)的影响。
传统豪车巨头,真的卖不动了吗?
主力市场陷入交付寒冬
从各大交付主力市场的角度拆解,会发现奔驰目前面临的销量困境,可能要比想象中的更严峻些。
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按照销量降序排列),是奔驰交付的三大主力市场,贡献了奔驰超过九成的销量。
但今年上半年,奔驰在这三大地区的交付都出现了下滑。
其中,奔驰在其全球最大的市场——亚洲,上半年的累计交付量为38.90万辆,同比下滑16%;第二季度销量为18.92万辆,同比下滑11%。
在欧洲市场,奔驰上半年累计销量为30.83万辆,同比下滑3%;第二季度的销量为15.97万辆,同比微涨1%。
北美市场中,奔驰上半年累计交付15.75万辆,同比下滑6%,第二季度销量为8.06万辆,同比下滑6%。
而亚、欧、北美三大主力地区中,最具代表性的分别是中、德、美国三大单一汽车市场。
今年上半年,奔驰在这三大国家的交付量分别为29.32万辆、9.81万辆以及14.20万辆,同比分别下滑19%、2%以及6%。
不难发现,奔驰在中美两大单一市场下滑尤为明显。
分开来说,就美国市场而言,奔驰在披露业绩时承认,美国对高端车型的需求保持稳健,但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已经放缓,如今经销商库存高企。
同时,奔驰还要面临关税政策的影响,集团可能会因此被打乱定价、销量乃至收入的水平。
所以奔驰近期宣布,将暂停向美国交付EQ电动系列车型,其在美国工厂内的EQE及EQS车型,将从9月1日起短期内不再生产。
在另一边的中国市场,奔驰也不好过,甚至可以概括为一句“进退两难”。困顿的源头,同样来自推行电动车进展不顺。
现如今,国产新能源品牌强势崛起,快速抢占汽车市场份额,各种配置、技术门槛下沉并快速迭代,而开发周期更长的合资新能源车进入市场,对比之下就显得有些“花样不足”。
然而,中国车圈竞争之激烈,稍慢一步可能都会被吞掉份额,奔驰为保销量,只能将重心继续倚靠在豪华油车上,而且不得不采用降价措施。
这就导致了奔驰如今的两难局面,电动车市场没打开,豪华车的品牌价值也被打了折扣。
最近,有不少车主陆续反映,自己收到了4S店的短信通知,才发现购车门店已经被奔驰官方终止授权。
评论下面的网友也是哀叹一片,而且不光奔驰,宝马、奥迪等店也被发现闭店。
这种现象已不是个例,全国多地的4S店都被曝关闭,甚至包括当地最大的店面,而且有不少店已经被换成了鸿蒙智行。
4S店接连退场,在很多人看来,几乎象征着中国汽车行业内的德系时代正在落幕。
不过,这其实也不能完全看作是奔驰在中国的溃败,其中也包含了这一传统势力裁撤大额开支,准备蓄力长期应战的举措之一。
毕竟现在的奔驰,连大本营都置身于降本裁员计划中。
据外媒报道,奔驰的裁员计划从4月正式启动,将在未来几年内裁减2万人,把部分生产从德国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国家,并缩减各项开支,以削减10%的生产成本。
实际上,奔驰的困顿,同样也是德国汽车行业正共同面临的寒冬,从Tier 1到主机厂都未能幸免。
大众汽车集团也在近期发布了财报,其上半年的营收为1584亿欧元,同比下跌0.3%;税后利润为44.77亿欧元,也是同比大跌超38%。
同时,保时捷、奥迪的全球销量也都在下滑,两大品牌上半年分别交付了14.64万辆和7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1%和5.9%。
就连全球第一Tier 1的博世,也撑不住来自汽车市场的压力,宣布要在“老家”裁员了。
据外媒报道,博世内部一位高管称,公司计划在2029年前裁员1100人,并重组其在德国罗伊特林根的工厂。
这已经不是近期博世第一次大规模裁员了,就在去年11月,博世才宣布了要裁员5500人。
德系巨头们的忧虑,再也藏不住了。
One More Thing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奔驰的业绩失速,来自电动化进展受阻,奔驰今年初也表示,新车规划还会将更多专注于燃油车。
但推进电动化转型,仍是奔驰正在做也必须做的事。
痛定思痛,鉴于EQ系列开局不利,奔驰决定摒弃这一命名体系,造型也计划重新设计,尝试融入自身在油车市场的积累优势———
这不,奔驰的全新纯电动GLC车型,刚宣布要在9月的慕尼黑车展全球首发了。
新车将搭载奔驰最新开发的MB-EA平台,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形式,支持800V架构充电,续航大约600公里。
奔驰展示了带伪装的测试车,长这样:
燃油版的GLC,在中国有多受欢迎,大家有目共睹。
纯电版GLC入华,还能赢回中国车主的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