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赛牵头编制 历时三年!全国首部车载激光雷达国标正式落地 意味着什么
4月30日消息,从禾赛科技官方获悉,4月25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禾赛作为牵头单位及第一起草单位主持编制的《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GB/T 45500-2025》正式发布并实施。
该标准的发布,不仅填补了国内车载激光雷达技术标准的空白,更为禾赛主导制定的ISO国际标准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智能驾驶传感器标准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了解,作为我国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的首个国家级标准,GB/T《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于2021年开始预研,2023年3月正式获批立项。
在三年多的制定过程中,禾赛携手了五十余家国内主要激光雷达制造商及核心整车企业的顶级专业力量,规定了车载激光雷达的性能、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测试方法,具有行业权威性与代表性。
近年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Yole Group发布的《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攀升至8.61亿美元,同比增长60%。
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激光雷达年装机量跨越150万台大关,在15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25%,预计2025年将翻倍至300万颗。
作为智能汽车的“隐形安全气囊”,激光雷达的车规化要求和验证至关重要。然而,此前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各企业的性能评估体系存在差异,难以进行产品的对比或评估,给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成为了全行业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为行业提供了一套权威、统一的标准体系。标准规定了车载激光雷达的测距能力、距离精度、距离准度、角度精度、角度准度、反射特性、高反鬼像和激光雷达间抗干扰等探测性能要求,以及电气性能、机械性能、防尘防水性能、环境耐候性和电磁兼容性等环境适应性要求及检验规则,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保障了车载激光雷达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不仅为激光雷达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以及可量化的技术门槛,也为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在选择和使用激光雷达产品时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种标准化效应,有助于推动产业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最终惠及整个汽车消费市场。
随着《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落地,中国激光雷达产业进入了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未来,禾赛将继续积极参与更多国内及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促进车载激光雷达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行业在规范中实现高质量腾飞。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