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 | 机器人上市公司

人阅读 2023-06-15 01:04:05

【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 | 机器人上市公司】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一、消息面接连出现催化剂

1、小米推出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 "CyberOne"。

该款机器人是继去年小米仿生四足机器狗 Cyberdog 后,小米机器人 Cyber 家族的新成员,在内部,CyberOne 昵称为 " 铁大 ",高 1.77 米,重52kg,可实现双足运动姿态平衡,动力峰值扭矩 300Nm 等能力,支持多达 21 个自由度,并能实现各自由度 0.5 毫秒级别的实时响应,模拟人的各项动作。

2、特斯拉有望在 2022年9月30日公开推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身高5英尺8英寸(约 1.73m),重125磅(57kg)。Tesla Bot可负重45磅(20kg),硬举重量150磅(68kg),行进速度5英里/小时(约 8km/h)。机器人将采用轻质材料制成, 面部为屏幕,用于显示信息;它全身共有40个机电执行器,12个位于手部,使机器人的双手拥有像人一样灵活的运动能力;足部为2轴设计,使用力反馈技术感知地面情况,使其在运动中保持平衡。

机器人未来的量产成本有望低于一辆汽车,约25000美元(人民币16-17万元)。

二、人形机器人技术难点:高精尖技术的综合,运动控制和人工智能是两大核心

运动控制和人工智能是人形机器人技术落地的核心难点。一方面,人形机器人的机械构造、驱动和控制的复杂程度都远 高于现有的机器人。要使人形机器人像人一样运动,并按要求执行任务,开发者需要设计合理高效的机械结构(骨骼), 根据各部位运动需求构建执行精度高的驱动系统(肌肉),并开发具有高度稳定性和适应性的控制系统(神经系统);同时供应链层面的材料、芯片、电池系统、零部件等也需要持续提质和创新。另一方面,要赋予人形机器人以一定的自 主性完成任务的能力,即实现一定程度的认知和决策智能,尚需要人工智能软硬件(大脑)的高度发展,道阻且长。

三、市场前景

特斯拉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百万台,相当于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两倍以上,未来5年全球机器人渗透预计加速。

从全球角度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25年接近4000亿元,到2030 年更是高达1.9万亿。

四、投资策略

建议从产业链、国产化、新品类三个方向挖掘投资机会。其中,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可分为三大部分:上游零部件&原材料(价值量占比高)、中游系统集成&本体制造、下游个人/企业相关应用场景。

从产业链价值来看,最上游的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超过60%,而这些核心零部件已经具备国产化的技术基础,最典型的就是减速机、伺服系统和控制器。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的价值量占比分别为35%/25%/10%,其中减速器位于首位。机器人减速器一般指RV减速器或谐波减速器,其中后者相较于前者,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机器人末端关节。

五、相关个股

1、减速器

RV减速器:双环传动、中大力德、秦川机床、昊志机电;

谐波减速器:绿的谐波、来福谐波、双环传动、大族传动等;2021年,哈默纳科/绿的谐波/日本新宝/来福谐波/福德机器人/大族传动在国内谐波减速器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35.5%/24.7%/7.4%/7.7%/4.2%/4.5%。

2.控制器

ABB、KUKA、发那科、国内的埃斯顿等;

专业控制系统厂商,包括KEBA、贝加莱、倍福、国内的固高科技、英威腾、雷赛智能、华中数控、埃斯顿。

核心工控:汇川技术、禾川科技、雷赛智能、步科股份、鸣志电器、江苏雷利等。

3.伺服系统

汇川技术

雷赛智能

科力尔电机

4.机器人本体制造商:新松机器人、汇川技术、新时达、埃夫特。

六、下游应用企业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科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看好以碳纤维/高性能磁材/高热导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应用,做到充分减重;

重视国内上市公司中的:柏楚电子,亿嘉和等有类似特斯拉人工智能技术路径标的。

七、工业机器人

1.国内企业

新松机器人、博实股份、天奇股份、华恒焊接(拟上市)、华昌达(收购德梅柯)、

新时达、亚威机床等

2.外资企业

ABB

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主营业务包括电气、工业自动化、运动控制、机器人及离散自动化。

库卡(KUKA)(被美的收购)

总部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物料搬运、加工、点焊和弧焊,涉及汽车、自动化、金属加工、食品和塑料等产业。

安川电机(YASKAWA)

总部位于日本北九州市,以关键零部件伺服和运动控制器起家,主要产品包括机械控制器、变频器、伺服电机以及工业机器人等系列产品。

发那科(FANUC)

总部位于日本山梨县,主营业务包括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信息化产品等。

星塔精机(STAR SEIKI)

专业生产射出成型专用机械手臂及周边自动化设备。

八、新材料个股

看好以碳纤维/高性能磁材/高热导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应用,做到充分减重;

重视国内上市公司中的:柏楚电子,亿嘉和等有类似特斯拉人工智能技术路径标的。

以上内容为【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 | 机器人上市公司】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