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机器人部队最新动态丨俄军4台机器人用什么弹药
【俄罗斯机器人部队最新动态丨俄军4台机器人用什么弹药】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尽管北约各国在援助乌克兰坦克一事上终于达成了共识,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各方步调仍不一致。在西方集团的“坦克联盟”拖拖拉拉之际,不甘示弱的俄军把号称专门用于对付西方坦克的“克星”先一步部署到了战场。
据央视军事消息,当地时间2月2日,俄军首批战斗机器人抵达顿巴斯地区。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前总裁罗戈津表示,首批4台战斗版“马克”机器人已经抵达顿巴斯地区,目前专家正在为其安装反坦克武器并进行战斗算法训练。罗戈津此前曾透露,“马克”机器人可以打击西方交付给乌克兰的武器,包括德国和美国的主战坦克。
就公开的资料来看,“马克”反坦克机器人重量可达3吨,在外观上就像是个没长大的坦克,有着坦克一样的履带,可以配备一系列传感器和武器,包括7.62毫米口径机枪和和发射反坦克导弹的炮塔,具备识别物体和自主移动的功能,还可以自主根据优先级来分配打击目标。
根据此前的报道,俄罗斯已经在沃斯托克尼航天发射场测试了“马克”机器人的性能,使其炮塔随着士兵的步枪瞄准镜一起转动。结果表明,它确实可以准确定位敌军目标,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利用火力武器将其摧毁。
简单来说,“马克”机器人就是一台反坦克武器的载具,但是目前只有4台,还没有过实战表现。所以尽管俄方充满信心,高调宣传其是反坦克利器,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实验性质的武器,更多的就是为了在实战环境中进行测试。理论、实验和实践之间终究是有一些区别的,暂时还是不能期望刚上战场的“新兵”可以发挥多大的战略性作用。
不过,哪怕“马克”机器人的反坦克效果最后不尽如人意,也不排除能在某些特殊的环节发挥作用,比如充当火力侦察的先锋。现在俄军的主要战法就是小分队进行火力侦察,但是不死磕,确认了敌方阵地的坐标后就撤回,呼叫炮火覆盖。这样的战斗方式也导致俄军最大的伤亡出现在前出的火力侦察分队。
所以即使退一步来说,“马克”机器人的灵活性、智能性即便不足以撑起独立作战,但只要能在前方探路,把情报发回后方也是一个不错的用途。如果实战效果确实不错,俄军也很可能大规模量产,当消耗性的武器来用,出现新的战术战法。
比起为数不多的反坦克机器人,俄方对西方坦克的“人头悬赏”倒是更有趣。比如,俄外贝加尔边疆区行政长官亚历山大·奥西波夫宣布,若缴获处于工作状态的德国“豹-2”坦克可获300万卢布, 若毁坏则奖励100万卢布;若缴获美国M1“艾布拉姆斯”坦克可获150万卢布, 若毁坏则奖励50万卢布。
还有俄化学制造公司福雷斯承诺,将向摧毁或缴获西方坦克的俄罗斯军人支付500万卢布。若乌克兰以后获得了F-15和F-16战斗机,该公司还将向击落第一架飞机的俄军士兵奖励1500万卢布。这些都将在极大程度上鼓舞俄军士兵击毁西方援乌主战装备的积极性,毕竟比起尚不成熟的战斗机器人,人才是决定战场走向的关键。
以上内容为【俄罗斯机器人部队最新动态丨俄军4台机器人用什么弹药】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