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机器人

远程替身机器人:足不出户,一眼万年,展览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 展览机器人

人阅读 2023-06-10 02:32:07

【远程替身机器人:足不出户,一眼万年,展览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 展览机器人】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由于新冠疫情的肆虐,全球会展、展览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据有关机构调查,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全国举办线下展览总数为5408场,展览总面积为7726.61万平方米,相较于2019 年分别减少 50.98%和 48.05%,可谓缩水近半。

与其情况类似的文博行业虽有政府扶持,但也“损失惨重”,据悉,全球有85000家博物馆受疫情影响被迫关门谢客,其中大约13%的博物馆可能将永远关闭。

面对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发展线上“云展厅”或“云参观”成为了许多展馆“不得不”寻求的解决方案。但不可讳言的是,现有基于云展厅等方式实现的远程参观,无法比拟线下展览的真实感,对于很多展品的细节部分无法达到1:1的还原度,线上线下更新速度无法同步,并且一次性投入的建设成本较高。

那么如果有一款机器人能够替代你本身进行远程参观,让你宛如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与它“共享”视觉,不再受到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足不出户就可以参观“千里之外”的展览是不是更具有吸引力呢?

联想晨星机器人S1远程替身机器人就能够做到上述这些。

看我想看 复制个人意志

联想晨星机器人S1是一款能够帮助用户立体感知远程环境,并且与之实时交互的机器人系统。大量的前沿技术使得该机器人系统具备远程呈现,远程控制等能力,让使用者足不出户,也能以第一视角看到现场实时的画面。

联想晨星机器人S1

它的工作流程是:机器人位于展会现场,将其拍摄的3D视频流通过5G/WIFI等网络发送至用户端,同时机器人可以接收来自用户端的控制指令任意改变视角。

而用户只需要在全球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通过头戴AR设备、电脑终端或手机APP即可连接到机器人并看到现场的3D视频,且机器人的视角与观看者的视角实时同步,从而实现第一视角高清穿越,达到真正的沉浸式观展。

用户在远程控制S1对展品进行浏览的时候,采用的是双手遥控双模操作契合常规操作习惯,0适应门槛,带给用户平行驾驶体验。

同时,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对机器人进行本体移动、视角移动、数码变焦等,它所搭载的210°广角鱼眼相机,可以扩大观看的视野,参观者看我“想看”,有别于许多被动的线上参观方案,主动式的参观能够复制参观者的个人意志。

人性化设计:易移动、好观看

S1机器人的高度是142CM,与人类视觉高度相似。它采用高性能越野底盘,四轮独立悬架,很大程度上地增加了机器人的稳定性。

S1的整体机身结构形似字母“L”,呈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线条感,头部微妙的倾斜角度更符合仿生学的设计理念,整体显得干脆利落的线条与其科技感的“人设”完美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S1是一款可折叠式的机器人,折叠后宛如一个小小的拖车,对收纳、移动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S1的背部还设有搬运的拉手,也就是说,在几个展馆间搬运S1机器人也非常地简便,“一机多用”,增加了可使用的场合和频次。

一机多用:丰富的应用场景

为了丰富S1的使用场景,我们在机身上搭载了一块高清触控屏,它可以用来播放各类企业、展馆、产品等宣传视频,这就让S1也可承担起部分展览展示机器人的工作。

S1的外形的整体颜色采用了灰色与黑色上下结合,展现了一种技术与科技并存的设计语言,上半部分充满金属光泽的浅灰色体现了未来感,下半部分的黑色增加了机器人整体的厚重和沉稳感。外壳材料采用的是可回收塑料和低碳铝,不仅保证了其作为设备优异的性能和耐用性,且更加经济环保,体现了联想一以贯之的环保理念,减少了传统材料对环境的污染。铝所呈现的出来的金属光泽让整体的机身更具科技感,也更切合机器人作为智能设备的产品属性。

整体的“高颜值”让S1不论在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博物馆;充满艺术人文气息的现代展览馆或是智能化的高科技展厅亦或是企业展厅中都毫不违和。

不仅如此,它“远程替身”的属性还能被用到远程审厂、远程巡店等应用场景里,在工业领域也拥有“一席之地”。

相信在疫情导致全球性的出行困难、交通停滞的状态下,这样的“0距离、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将会被广泛应用,让用户体验足不出户,就能够“一眼万年”的“穿越式参观体验”。

以上内容为【远程替身机器人:足不出户,一眼万年,展览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 展览机器人】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